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靈泉井碑

1888年農曆六月廿五日,臺東直隸州(今臺東縣與花蓮縣)大庄(今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一帶,因埤南撫墾局委員雷德海徵收錢糧過急、舉措不當,引起民變,爆發「大庄事件」。農曆六月廿七日,禍延埤南,起事者燒毀埤南廳暑,圍攻張兆連(字月樓,1840-?)統領的鎮海後軍埤南兵營(當時兵營位於今中華路、福建路、成功路、和平街之間,即第一銀行即臺灣銀行後方墊高的區塊)。鎮海後軍兵力只有300名,被暴民數千人圍困。一時水洩不通,補給斷絕。經向府城求援,臺灣鎮總兵萬國本帶隊乘伏波輪,於農曆七月十四日黎明時登陸埤南。內外夾攻,方解重圍。埤南兵營被圍困十七晝夜期間,水源被截斷。官兵營內就地挖井、求水未得。後經張兆連統領焚香祝告媽祖,隨後神威相助,挖井得獲甘泉,度過難關。事件平定後,張兆連在井邊設靈泉井碑,鑴刻神跡顯靈經過。為感恩媽祖神威相助,張兆連又捐養廉銀倡建埤南天后宮(今臺東天后宮)。 民國80年代(1990s)臺銀整建舊宿舍時,靈泉井碑移到臺東縣立文化中心(今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暫時保存。民國105年(2016)10月,再移至臺東天后宮昭忠祠內。昭忠祠是清代開山撫番陣亡將士祭祀專祠,其武將軍即「大圧事件」中的帶兵官張兆連。靈泉井碑安置在昭忠祠,實為古物聯結歷史的佳話。 靈泉井碑是石英雲母片岩材質,頂面「靈泉井」三字尚稱完整。正面碑文多已剝落、破損,可辨識的文字有限。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東縣
    臺東市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300107680號
    2014-01-27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10


    總類子類別名稱
    碑碣、匾額、楹聯、旗幟、印信等具史料價值之文物


  • 年代
    清光緒
  • 材質
    石英雲母片岩
  • 尺寸
    主體尺寸:長37*寬65*高60(cm)徑圍195cm。
  • 保存環境
    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東市南京路2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9-35012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臺東天后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臺東天后宮


    保存空間地址
    台東縣台東市中華路一段222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0條規定辦理。 2.本府102年12月5日召開臺東縣102年度第1次「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議」決議辦理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其他
  • 指定(登錄)理由
    具重要歷史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 保存現狀
    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