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公城隍廟-石香爐

長八角石香爐,平直口,束頸,折肩直斜腹,下座有八足,足間飾牙子,兩側有耳為攀於口沿之螭龍。正面口沿處陰刻題字「靈應侯」,左款「丙子年吉旦敬謝」,右為「東甲弟子陳餘三」,正面三面如意開光,中浮雕奔足回首麒麟紋,左右為花朵圖案,背面無飾。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澎湖縣
    馬公市
    重慶里光明路20 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博字第1073702662號
    2018-09-03 16:46:56.526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1936年
  • 材質
  • 尺寸
    高39公分/寬70公分/深35公分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博物館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10405轉6409
  •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馬公城隍廟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馬公城隍廟


    保存空間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重慶里光明路20 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3、4、6款
  • 備註
    1933(昭和8)年,地方仕紳花費一萬二千圓重建成今日廟貌基礎,本件為該次重建時之文物。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受贈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時間:1936年 捐贈者:東甲弟子陳餘三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表現傳統地方文化特色。 (2)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具歷史性。 (3)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製作工法細膩,形制與雕飾完整、厚重,具藝術價值。 (4)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具地方石雕工藝技術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STG00679-P-M015-034
  • 保存現狀
    置於正殿神案之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