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圮公墓

林圮,福建同安人,為明鄭成功之部將。後隨部隊開發斗六門,築柵建屋居住,以防原住民襲擊。 明永曆18年 (1664) 林圮率部開墾斗六門,拓地至水沙連。 明永曆19年 (1665),率部經觸口進入水沙連,驅逐原住民於東埔蚋附近,林圮據守竹圍仔庄。 明永曆22年 (1668)10月,原住民不服乘夜侵襲。林圮與所屬部眾一百餘人被殺,殘餘部眾含悲力戰,遂驅逐原住民到山後。其後居民將一百多名殉難者合葬於竹圍仔莊今現址。為感念林圮對於本地開墾的功勞,當地居民遂稱此地為林圮埔。(在清康熙23年前即有文記載,故取名「林圮埔」應在鄭氏時期,林圮殉難不久即稱之)。 二、林圮公墓 原本林圮公墓並無墓碑,以一棵橄欖樹當標示,荒廢不堪。 直至昭和十五年 (西元1940年),日本人為紀念其國皇紀2600年,將墓園以水泥改建,坐東南朝西北,墓碑以花崗石為之,墓碑刻「明代開闢水沙連功授右弼參軍林圮公墓」的字樣。 至民國七十七年,政府以新台幣39萬元重新修繕墓園,周圍以水泥紅磚加高,並設鐵欄杆,墓前鋪設水泥板,外圍鋪設水泥通道,且設置花壇。呈現莊嚴肅穆之勢。 三、相關文史資料 今竹山鎮城隍廟內有奉祀林圮公神像;林崇本堂有供奉「清開闢水沙連右參軍林圮公一位神主」。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南投縣
    竹山鎮
    南投線竹山鎮育英路33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70089154號
    2018-04-25 09:55:55.206
  • 種類
    種類代碼
    A12


    種類名稱
    墓葬


  • 現狀
    墓塚位於馬路旁,目前由林崇本堂祭祀公業進行管理維護。
  • 外觀特徵
    石材疊砌而成。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避免雜物過量堆積、車輛隨意停放,還有避免牆體植生嚴重等問題。
  • 使用情形
    墓塚位於馬路旁,目前由林崇本堂祭祀公業進行管理維護。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南投縣政府竹山鎮公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9-2231191*409
  • 主管機關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南投縣政府
  • 室內特徵
    非建築,無室內空間。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合於歷史建築登錄基準之建造物與附屬設施物,如屬與歷史、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貢獻之人物相關者,得登錄為紀念建築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南投縣
    竹山鎮
    雲林段
    479
  • 緯度
    23.755756
  • 經度
    120.6795902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4條
  • 開放時間
    24小時。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劉耀南主編,2005,《竹山風華》
  • 指定(登錄)理由
    竹山鎮早年名林圮埔,是當地居民感念林圮參軍開闢此地有功,故將其與100殉難部眾合葬於現址,由林姓宗親會-林崇本堂祭祀之。林圮公墓位在竹山鎮中心,是竹山發展的起點,旁邊緊鄰竹山老街及多處歷史建築、廟宇,例如:連興宮、靈德廟等,具有其歷史地位和價值,並與當地居民有個密不可分的相關性。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