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馬卡道老祖祠

創建年代不詳,民國81年,因牆壁滲水,眾人整修,於同年十月完工。據住在老埤村統領巷、被稱為「斗籠頭人」的祭祀者潘清標表示,二次大戰後為收容被棄祀的祀壺,遂在庄頭北方建立此祠。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內埔鄉
    通安路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0530220500號
    2016-05-26 16:40:56.248
    變更/修正
    屏府文保字第10530256100號
    2016-06-27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 外觀特徵
    建築外觀類似一般的伯公祠或是土地公廟,屬於兩坡式鋪琉璃瓦的懸山屋頂,老祖祠正面有作兩根簷柱形成步口樣式,前後面牆面各開設2樘直櫺窗。在左右及背側以卵石砌築矮牆墩環繞。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持續維護整理。
  • 使用情形
    開放民眾參拜。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建築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室內背牆中央設有無極太上道祖位及香爐,神案下方壁龕亦設有香爐,老祖祠原在祠內左側供俸五個香爐、五個陶壺及五個以竹枝纏繞紅布的祭祀物。後期整修後,香爐去除改設裝有九芎葉、清水的碗。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緯度
    22.6343
  • 經度
    120.600603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劉還月〈散失在平埔的子民──屏東平原上的馬卡道族現況〉,《馬卡道民族誌》。臺灣: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6-06. ISBN 9570077492 (中文(台灣)‎)
  • 指定(登錄)理由
    1. 此空間作為老埤聚落之空間指標,其歷史文化與代表之族群關係,甚至在祭儀與象徵性,具有豐富且特殊之社會人類學意義與表徵,具歷史文化價值。 2. 老埤村老祖祠,是平埔馬卡道族罕見的公廨,建築更顯現族群歷史,展現平埔族、閩、客族群融合,文化重疊的特有現象,表現地域風貌。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