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崇仁新村(空翔區)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崇仁新村(空翔區)」位於現今屏東市迪化街、洛陽街、中山路、勝利路所包圍的街區範圍,包含屏東市高原街17巷7、9、11、13、15、17、19、21號;蘭州街3、5、7、9、10、11、12、14、16、18、20、22、24、26、28、30號;勝利路132號,全區共計有17棟建築,總面積為3213.63平方公尺。崇仁新村(空翔區)興建於日治時期1941年(昭和16年),是為了提供給原本駐防於「日本飛行第八聯隊」所擴編成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軍人及眷屬所居住,為日本第八飛行聯隊的第三期官舍群。1945年以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安置從中國大陸來臺灣的軍人及眷屬,改作為空軍眷村「崇仁新村空翔區」。 2.相關事件背景 日治時期後期,臺灣總督府以臺灣作為南進基務。地處亞熱帶與熱帶的臺灣,在對華南及南洋執行航空作戰的目標下,臺灣為日本理想的訓練場所。1920年(大正9年)臺灣總督府在屏東設立全臺第一座機場,同時作為警察航空班的基地,以利於對山地原住民進行示威飛航、偵巡炸射,平時亦擔任中央山脈橫斷飛行,與後山花蓮和臺東間的聯絡,以提供空中郵遞服務。1927年(昭和2年)日本陸軍航空隊正式進駐臺灣,將警察航空班併編,結束了警察航空班的任務。取而代之的是1928年(昭和3年)進駐屏北飛行基地的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接替警察航空班,肩負起臺灣防空作戰和理蕃清剿支援任務 。 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成立之後,隨著人員的進駐,官舍需求大幅增加,1928(昭和3年)年首批官舍建築完成,即為「第八飛行聯隊第一期官舍群」,其中包括飛行聯隊之聯隊長、奏任官及將校級軍官宿舍。這些首批的飛行第八聯隊軍官宿舍群位於現今屏東市的成功路、成都街、信義路及南京路包圍的中山路兩側範圍,也就是現今的屏東崇仁新村(成功區)。 1936年(昭和11年)日本飛行第八聯隊擴編為陸軍第三飛行團,在擴編之後因為飛機場規模擴大,官兵人員居住需求增加,故日本軍隊往屏東市萬年溪方向以及中山路北側兩大區域擴建官兵宿舍。往萬年溪方向興建的聯隊官兵宿舍群位於現今屏東書院附近的「第八飛行聯隊第二期官舍群」(現今崇仁新村通海區),而往中山路北端擴建的則稱為「崇蘭陸軍官舍群」,也就是現今屏東市青島街與康定街一帶的「陸軍勝利新村」。當時皆是配合最新的都市計畫興建官舍相關設施、道路與下水道,因此也帶動了屏東市的都市發展 。 1940年代後,屏東飛行場因軍事作戰不斷擴大其內部組織,於是於現今勝利路南北兩側興建起新官舍群,分別為干城町陸軍官舍群(今得勝新村)與「第八飛行聯隊第三期官舍群」(今崇仁新村空翔區)。至此形成完整的屏東陸軍官舍群。 1945年後中華民國政府與軍隊陸續遷徙來臺,為安頓來到臺灣的軍人及其眷屬,國民政府因此接收許多日治時期建造的日式軍官宿舍作為眷村。其中,「崇仁新村(空翔區)」由國軍的空軍第六聯隊進駐,爾後陸續配發給其他空軍軍人及眷屬。1996年,行政院核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計畫,辦理眷村改建 工作。2010年,配合國防部《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實施,屏東市崇仁新村的眷戶開始陸續遷出。 近年來「崇仁新村(空翔區)」的日式木造官舍的屋體結構受到嚴重毀損,而無法進行完整修復。因此,屏東縣政府利用「遺構公園」的概念,在2023年將屏東市得勝新村和崇仁新村空翔區打造為臺灣首座遺構公園。園區內使用「崇仁新村(空翔區)」既有材料,將原官舍群活化再利用為充滿藝術氣息的歷史空間,成為屏東市文化資產場域的新亮點。 3.指定時間 「崇仁新村(空翔區)」於2018年3月1日經屏東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棟數共31棟。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屏東縣
    屏東市
    高原街17巷7、9、11、13、15、17、19、21號,屏東市蘭州街3、5、7、9、10、11、12、14、16、18、20、22、24、26、28、30號;屏東市勝利路13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屏府文保字第10730079000號
    2018-03-01 16:45:21.401
    變更/修正
    屏府文保字第10930219800號
    2020-05-12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眷村


  • 現狀
    近年來「崇仁新村(空翔區)」的日式木造官舍的屋體結構受到嚴重毀損,而無法進行完整修復。因此,屏東縣政府利用「遺構公園」的概念,在2023年將屏東市得勝新村和崇仁新村空翔區打造為臺灣首座遺構公園。
  • 外觀特徵
    1.建築本體構造、座向、空間、樓層數 「崇仁新村(空翔區)」建築本體為磚木混合構造,在官舍位階對應上與勝利新村相似,都是屬於高階軍官宿舍。這些官舍大致可分為五種建築類型,分別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其中甲型為日治時期第八飛行連隊長官舍,乙型為第八飛行分隊長官舍。丙型、丁型及戊型官舍則提供給一般高階軍官所居住,整體呈現出階級差異的現象。 其中甲型官舍為和洋式獨棟官舍,建築空間含庭園約500坪,為獨棟獨戶使用;乙型官舍為和洋式獨棟官舍,建築空間含庭園約200坪,為獨棟獨戶使用,戰後部分乙型官舍分割為兩庭院使用;丙型官舍為和洋式獨棟官舍,建築空間含庭園約為300坪,為獨棟獨戶使用;丁型官舍為和洋式獨棟官舍,建築空間含庭園約為200坪,為獨棟獨戶使用;戊型官舍為和洋式獨棟雙拼官舍,建築空間含庭園約200坪,戊型官舍分割為兩庭院雙拼雙戶所使用 。 2.建築構造與外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崇仁新村(空翔區)」每棟建築物外牆壁體採用「真壁」(編竹夾泥牆),再披覆「下見板張」(雨淋板)。雨淋板兩側塗有木餾油以防蟻及防腐。建築物開窗則採用「格子戶」,主要使用長條而細密的木質方材組成橫豎交叉的一種日式窗戶型式。各棟建築物入口正面位於山牆上方都設有「通風百葉窗」,主要功能為讓內部木構造屋架通風,亦能排除屋頂的熱氣,是為了適應臺灣氣候的建築構件。「崇仁新村(空翔區)」各棟官舍的屋頂型式皆為「寄棟式屋根」與「切妻式屋根」的組合,至於附屬建築物例如防彈倉庫則多為磚造平屋頂。至於屋面部分則皆披覆「黑瓦」(日本瓦),並於屋頂邊緣或屋脊邊緣以「鬼瓦」做裝飾 。 「崇仁新村(空翔區)」可見大量形狀不同的混凝土柱,面層以洗石子裝修。部分混凝土柱設置為車寄廊柱;另一部分則作為前、後庭院露臺花架的廊柱使用,混凝土柱依形狀可歸納出5種類型,分別為圓柱型、裝飾圓柱型、造型四角柱、造型四角型、八角型等。此外,這些官舍建築物基座抬高並設有通風口,通風口外設有格柵,可避免地面潮氣,每棟建築物通風格柵皆不盡相同,而是因地制宜,依據地基的尺寸有長短之分。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使用情形
    2023年屏東縣政府利用「遺構公園」的概念,將「崇仁新村(空翔區)」打造為遺構公園。園區內使用「崇仁新村(空翔區)」既有材料,將原官舍群活化再利用為充滿藝術氣息的歷史空間,成為屏東市文化資產場域的新亮點。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建築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室內特徵
    1.建築空間格局 「崇仁新村(空翔區)」各棟官舍配有玄關、應接室(接待客人使用)、居間、座敷(客廳)、書齋(辦公室)、臺所(廚房)、風呂(浴室)及便所(廁所)等建築空間,部分官階較高的官舍還設有女中室(傭人房)。此外,大部分官舍室內建築皆設有緣側、押入、櫥櫃及下馱箱等空間。 2.內部裝修與內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崇仁新村(空翔區)」各棟日式木造官舍室內牆體採用「真壁」(編竹夾泥牆),並於面層塗上石灰泥。「真壁」(編竹夾泥牆)即是將兩柱間的壁體使用細竹編成骨架,再以麻繩綁竹片固定於竹編骨架上,再塗上以麻絨、稻穀等材料拌成的壁土,進行塗抹即成為室內的牆壁。目前大部分官舍建築物的欄間都已經歷裝修或拆除,只有少部份官舍仍保有「欄間」,其現況具有兩種型式,包含「筬欄間」(おさ欄間)及雕刻飛鳥花辮造型欄間。「崇仁新村(空翔區)」官舍的屋架採用「和小屋組」(和式屋架),為日本傳統屋架的構法。居間的天花板則皆採「竿緣天井」,即是將細長的木條成列配置,每一間隔約45公分,上方鋪設木薄片的「格板」作為天花板 。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398-1
    2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399
    3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1
    4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2-1
    5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2-4
    6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3-1
    7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4
    8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05-1
    9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1
    10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2
    11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3
    12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4
    13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5
    14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6
    15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17
    16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20
    17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23
    18
    屏東縣
    屏東市
    檳榔腳段二小段
    425
  • 緯度
    22.679465
  • 經度
    120.483923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暨《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5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屏東市崇仁新村(空翔區)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屏東市區第3期興建日本官舍建築群,與得勝新村對比,應為該時期興建之高階官舍。整體聚落紋理完整,為屏東市相關眷舍空間建物保存及空間有效利用、促進地方再發展,並兼顧聚落紋理,應以區域性保存。
  • 開放時間
    未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