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說唱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新店區
    新北市三峽區121.37449029999993 24.9358605
    2
    新北市
    板橋區
    3
    新北市
    淡水區
    4
    新北市
    三峽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0970011407號
    2008-11-20 00:00:00.0
    楊秀卿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1032355800號
    2014-12-23 00:00:00.0
    王玉川
    指定/登錄
    新北府文資字第1052201177號
    2016-11-22 17:34:14.889
    陳美珠、陳寶貴
    變更/修正
    新北府文資字第10720552011號
    2018-11-06 00:00:00.0
    楊秀卿、陳美珠、陳寶貴、王玉川
  • 級別名稱
    傳統表演藝術
  • 種類
    種類代碼
    E2.4


    種類名稱
    說唱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4502
  •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其他(上述基準外之價值)
  • 法令依據
    <<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2、3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陳美珠(歿)、陳寶貴、王玉川(歿)、楊秀卿(歿)
  • 指定(登錄)理由
    楊秀卿 一、具備文化資產保存法「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傳統藝術之藝術性、特殊性、地方性。 二、 楊女士是臺灣唸歌名家,從歌仔冊到自編唱唸內容,隨口詠唱,自然動聽。 三、面廣、層深、生動、活現。 四、本土唸歌藝術代表,極富臺灣風情及地方色彩,所唱之俚語及歌仔教化人心,實應加以保存及傳揚。 五、堪稱本土、道地說唱藝人。 六、記憶力佳,有自創能力,且能即時演唱。 七、「唸歌」韻味十足,配合熟悉之月琴,節奏明朗,引人入勝。 八、具傳承理念,教育傳承意識。 九、說唱表演以閩南方言演唱,具有地域風格特色,即興能力極佳,唱作俱佳,藝術性極強。 王玉川 一、王玉川先生說唱唸歌,其咬字吐音、唱唸神韻、伴奏烘托等方面,可隨劇情跌宕起伏,自由且即興的表達說唱唸歌之藝術境界。 二、十九歲即展開說唱唸歌生涯,足跡遍及全臺,自彈自唱曲調豐富多樣,且清晰流利地展現閩南語韻味之美。即興編詞彈唱,取材皆來自市井小民生活百態、戲班子弟甘苦心聲等,說唱風格別具親切動人的魅力,具地方性。 三、王先生能說、能唱、能拉、能彈,又能即興改編故事,所改編的說唱唸歌作品,尤以《勸世歌》、《通州奇案》最見特色。亦擅長大廣弦、月琴、殼子弦等多項樂器演奏,具道地鄉土味,其從事說唱藝術超過一甲子,為難得的資深臺灣本土說唱藝術家。 四、增列理由:本府前於民國97年11月20日便已公告「說唱」登錄為本市(改制前為臺北縣政府)傳統藝術,保存者為楊秀卿。本案以增列保存者方式,公告增列王玉川為本市傳統藝術「說唱」保存者。 陳美珠、陳寶貴 一、陳美珠、陳寶貴二人搭檔演出說唱唸歌已數十載,合作無間,技藝純熟。陳美珠豐富的即興戲曲語言,多角色的嗓音變化,加上樂器伴奏,形塑她獨特的魅力;陳寶貴具南管、歌仔戲底蘊,咬字吐音,韻味十足,兼具動人的編劇敘事能力,二人一組,堪稱是臺灣說唱藝術的絕配,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性價值者」評定基準。 二、陳美珠、陳寶貴二人自年輕時經常合作參加廟會活動、電臺錄音演出,培養出深厚情誼及表演默契。民國78年受藥商之邀,二人在地方有線電視臺搭擋演出《錦裙玉玲瓏》劇碼,首創將二人一組的臺語唸歌透過電視呈現;由於唱作俱佳,二人均可分飾多角,且轉換快速、天衣無縫,又生動逗趣,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之登錄基準。 三、陳美珠13歲和「直仔先」學臺語唸歌、17歲正式拜李新發為師,並開始在全臺各地表演,由於歌藝傑出,迅速竄紅,深受大眾喜愛。陳寶貴從小在戲班中長大,跟隨兄嫂學歌仔戲,14歲開始隨團賣藝,且擅南管、九甲戲、和歌仔戲。二人自幼學藝認識,雖不識字,但因苦學勤練,博聞強記,即便已屆八十高齡,仍能即興表演上百戲曲戲齣,可以說是臺語傳統唸歌的寶庫,具地方性,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之登錄基準。 四、 陳美珠和陳寶貴雖然年長,但至今仍活躍於舞臺,經常四處從事演出,目前二人都擔任「臺灣唸歌團」的顧問,時常掛念技藝的傳承而至各地月琴彈唱班指導學員,持續傳承臺灣傳統表演藝術之熱情與毅力,堪為後學者典範。臺灣唸歌已有瀕臨失傳之虞,如有二人共同傳承,應為當務之急。
  • 代表圖像來源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福佬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