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督教臺南浸信會教堂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第一位來臺灣發展浸信會事工的美南浸信會宣教士明俊德,與楊美齋牧師一起服事,此後5年間美南浸信會以臺灣縱貫線的六個主要城市為首要傳佈福音的中心,臺南便是最晚開拓的據點。 1952年(民國四十三年)臺南浸信會建立據點,最初使用臺南市議會為會所,後租用健康路日式房屋一棟(主日崇拜及禱告會仍在市議會),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3月1日正式成立臺南浸信會(今府前路浸信會),同年5月17日教堂落成獻堂。 張寶靈宣教士因注重盲啞主日學,開啟最有特色的盲聾主日學(Silent Class),於1957年(民國四十六年)3月3日主日學大樓落成,是當時美南浸信會在臺灣唯一開設此種主日學的教會,至1967年(民國五十六年)美南浸信會已在臺南市區發展六所浸信會。 臺南浸信會於聖工拓展,包含1988年(民國八十五年)開設臺語查經班與臺語崇拜,1991年(民國八十年)5月24日財團法人完成登記,1996年(民國八十五年)開拓關廟新生命關懷中心,進行兒童主日學、兒童暑期夏令營,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後聘神學生來會實習,開拓學青牧區等。至2016年(民國一百零五年)臺南浸信會決議購置文字中心(宣道館)並規劃整體重建, 2018年(民國一百零七年)教堂(大堂)登錄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中西區
    府前路一段235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處字第1070155418B號
    2018-02-02 11:42:40.456
  • 種類
    種類代碼
    A10


    種類名稱
    教堂


  • 外觀特徵
    臺南浸信會教會位於府前路一段南側,古蹟本體之教堂位於基地南面,坐向與福安坑溪流向相同,為坐東南朝西北。 臺南浸信會教堂屬大跨距、廣間型建築,為加強磚造結構的一層樓教堂,外觀採洗石子,雙斜坡屋頂覆水泥瓦,鋼筋混凝土(R.C)結構見於大窗開口處上方眉樑、氣窗上圈樑、山牆斜簷、牆內立柱及水平雨庇,鋼筋混凝土柱外側以磚造扶壁加強支撐。 整體建築依序主要由三個量體構成,高度較低的入口門廊、高於門廊的禮拜空間、高度最低的後方浸池空間: 「入口門廊」形式仿西方神廟立面構成,具簡化西洋歷史風格。正立面為四列R.C柱與四根磚造附壁柱撐起楣樑與門廊山牆面,中央有三層踏階與兩側皆有階梯。門廊列柱為簡化之科林新柱式,柱頭有芼莨葉裝飾,方形柱身的四面皆有四條垂直凹痕裝飾,方形柱礎無特別裝飾。楣樑上僅書寫「臺南浸信會」五字。 山形山牆面於中央做十字架凹痕為教會象徵,其餘各部位無繁複裝飾。四壁柱之間為禮拜空間入口圓拱形大門,沿拱門外圈做磨石子裝飾,木作門扇以箭矢型腳鍊上下固定。 「禮拜空間」量體延續入口門廊,兩側山牆面共16根磚扶壁柱支撐起整個禮拜空間,柱頭頂端斷面較小,做簡單線腳,柱身斷面較深,延伸至柱礎,僅以溝縫區分基座與柱身。有雨遮,其上開木作小扇之通氣窗,以下開大面木作窗,大面窗下再開一小扇通氣窗。 「浸池空間」後方浸池高度低於背面山牆,緊貼教堂後方山牆。山牆造型與正立面相似,而中央開圓拱形窗洞,由左右較低與中央高度較高共四根扶壁柱延伸至山牆支撐後方立面,山牆下方開兩扇通氣窗,氣窗下方即為浸池鐵浪板屋頂。 資料來源:臺南市歷史建築基督教臺南浸信會教堂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2020)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歷史建築本體無立即性之危險。因此,後續修復階段建議可參酌使用微型樁加強建物基礎。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OOOOO
    建築所有人
    財OOOOOOO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教堂的空間配置以中軸對稱的平面為主,中軸線皆共同穿過入口、禮拜空間、講臺及浸池。教堂正面寬三跨距,門廊深一跨距,禮拜空間縱深七跨距,整體教堂的木桁架系統,為正同柱式(king post truss)的西式組合式屋架。 「禮拜空間」呈矩形,為簡化長方型巴西利卡式(Basilica)空間,室內長寬約為10x20公尺。2012年(民國一百零一年)修繕後,祭壇已無明顯深凹的聖壇或低廊空間,平面僅以講臺隔出座席區與祭壇。 教堂即禮拜空間的內牆面,以加強磚造採白灰粉刷,南北側內牆面臺度以下有白色長方形磁磚。地坪為深灰色磨石子以溝縫分割,採回填地基土壤留下之空間澆灌填滿R.C,同時做9公分厚PC地坪至排水明溝邊緣。 「浸池空間」從禮拜空間後立面向後延伸而建的浸池,是由中央約378公分高,包含浸禮池的空間及左右側約230公分高的磚砌圍牆構成,與禮拜空間無交丁,構法上完全獨立,為半戶外空間。 浸池內牆面,臺度以上為白灰打底面塗白色油漆,臺度以下為注水行浸禮儀式,浸禮池內面貼小方磚,各開195*90公分木門扇通往兩側上方封以鐵浪板之圍牆空間,位於後立面的中段牆身設半圓拱形觀禮窗洞,其可見浸禮池。有左右側牆身大窗,開兩扇84*188公分之塑料、鐵門通往教堂外部。 資料來源:臺南市歷史建築基督教臺南浸信會教堂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2020)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37地號
    2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38地號
    3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39地號
    4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42地號
    5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43地號
    6
    臺南市
    中西區
    南門段
    45地號
  • 緯度
    22.989237
  • 經度
    120.20320530000004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2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南市歷史建築基督教臺南浸信會教堂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2020))
  • 指定(登錄)理由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臺南市基督教臺南浸信會教堂創建於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為戰後初期所建西方教堂建築,見證基督教浸信會在臺南之傳教歷史,具歷史文化意義。教堂門廊由四根方柱及四根附壁柱構成,柱頭有芼莨葉裝飾,雙斜坡屋頂,兩側各有八根扶壁,外牆以洗石子施作,為古典風格教堂建築,樸實典雅。內部木屋架保存良好,尚留有貓道,加上浸池、禮拜長椅等禮拜儀式設施,營造出獨有的歷史氛圍。
  • 網站名稱
    FB-台南浸信會tbc
  • 開放時間
    只開放參加教會禮拜活動 主日崇拜:10:00~11:30 兒童主日學:10:00~11:30 週五禱告會:每月第一個週五19:30~21:00 成人小組聚會:週二~週五不定時 學青/社青小組聚會:禮拜六13:00/15:0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