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榴班長和宮班鳩媽-四媽

長和宮是石榴班信仰中心,主要信奉主神媽祖,又稱「斑鳩媽」。 傳說石榴班長和宮廟的落成典禮當天,在奉迎天上聖母行列的途中,有一隻斑鳩飛到神轎上面來就不走了。後來,更鑽進媽祖神像的懷裡不見了。庄民們對這件事情覺得不可思議,終於將長和宮媽祖,稱呼為「斑鳩媽」。 石榴班地名於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知縣周鍾瑄所編撰的諸羅縣志。諸羅縣志中記載:「石榴班陂在柴里社東北,源由阿拔泉溪出。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10年),庄民合築。」 長和宮斑鳩媽見證了石榴班三百多年來的興衰與發展。 由於四媽-媽祖神像近年遭受蟲蛀日趨嚴重,廟方人員整理時意外發現神像內入寶物品除五穀代表生生不息外,還有銅錢33枚,是因歷次修整入寶累積所致。銅錢有寬永通寶、洪化通寶、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等。神像內各式通寶見證了石榴班的歷史發展,特別的是寬永通寶是從日本流入台灣,洪化通寶是吳三桂之孫吳世璠所鑄造發行的錢幣。順治皇帝以降清各時期通寶至道光通寶皆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斗六市
    長和路15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二字1073802258D號
    2018-03-09 10:57:37.65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清領時期
  • 材質
    木質
  • 尺寸
    高約36公分
  • 保存環境
    半開放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處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157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數量稀少者/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斗六市石榴班長和宮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斗六市石榴班長和宮


    保存空間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長和路15號


    保存空間屬性
    寺廟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4、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斗六市石榴班長和宮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四媽神像入神孔內有五穀、銅錢(33枚),有寬永通寶、洪化通寶、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等,可作為神像年代判斷的參考。 (二)神像風格為泉州派,屬於清領中後期。
  • 代表圖像來源
    雲林縣政府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暫無
  • 保存現狀
    有損傷但狀況穩定。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