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交趾陶

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中國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起源於漢朝設置之交州,範圍包括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越南北半部與廣東石灣陶皆同屬唐三彩分支,於清中葉以後,由閩粵一帶工匠將其製作技術傳入臺灣。由於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老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據說日治時期,日人將交趾陶師葉王的作品送至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評其為「東洋絕技」而受珍視,因此日本人又稱臺灣的交趾陶為「嘉義燒」,而「交趾燒」、「交趾陶」的名稱也因此沿用至今。事實上,臺灣交趾陶名稱雖源自於日本,但型式、作法、用途則源自中國,但後來卻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斗六市
    雲林縣斗六市成功路19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二字第1047410909B號
    2015-03-10 15:21:53.585
    公告登錄「交趾陶」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為「吳榮」。
    指定/登錄
    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21B號
    2015-09-15 00:00:00.0
    公告登錄「交趾陶」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為「葉星佑」。
    指定/登錄
    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19B號
    2015-09-15 18:16:37.926
    公告登錄「交趾陶」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為「吳榮」。
    變更/修正
    府文資二字第1073811206A號
    2018-11-14 17:30:56.581
    本府原指定公告之4項「傳統藝術」,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1條規定,重新登錄其文化資產分類名稱為「傳統工藝」,並廢止原公告之「傳統藝術」名稱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99


    種類名稱
    其他


    其他說明
    交趾陶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巿雲林路二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151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觀光處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其他(上述基準外之價值)
  • 法令依據
    <<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1、2、3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吳榮、葉星佑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傳統與創新之藝術價值,並已得到國家工藝獎之肯定。 2.兼具交趾陶之傳統技法與現代技藝,且工法、技巧極為優秀。 3.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林添木之徒,為雲嘉地區交趾之主流,並著力於藝術傳承工作。 4.具備地方特色與個人風格,具傳統藝術與創作精神。
  • 代表圖像來源
    雲林縣政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