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

直加弄香,又稱「安定香」,推測最早可能源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頂下各庄出力重建保安宮完工後,便開始有了香科雛形,但至今並無相關清領文物、文獻出土,難以考查當時活動樣貌。而至少最晚於日治時期便是每三年乙科舉行刈香遶境。 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是從各庄齊建保生大廟延伸而來,是地方人文歷史的濃縮。香科活動最為每三年乙科,稱為「小科」,採「年底建醮、隔年三月刈香」之型態,1994年(民國八十三年)改成「香醮合一」,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再改以「城隍夜巡」取代香科、以「三朝祈安禮斗法會」取代醮科,並每12年(未年)再擴大為全交陪境會香及作醮,稱之為「大科」形成今日所見的「直加弄香」。 直加弄香現今固定於每三年(辰、未、戌、丑)舉行乙次,主要祭儀內容為三朝禮斗法會、城隍爺夜巡、巡頂下各庄與友宮,舉辦時間點為年底。每遇未年則擴大舉辦,將法會改成「五朝祈安清醮」,並進行請水,出巡頂下各庄及交陪境。直加弄香近年的變遷為一開始依照過去時程,為農曆3月。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用城隍爺夜巡取代香科時,時間便改成城隍爺聖誕農曆5月進行。現今直加弄香之時程則因避免梅雨季,以及春日各地舉辦香科,跑攤造成紛爭,而改成過去醮時間農曆11月舉辦。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安定區
    台南市安定區安定里13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處字第1061290693B號
    2017-12-11 13:46:44.79
  • 級別名稱
    民俗
  • 種類
    種類代碼
    F5


    種類名稱
    儀式、祭典、節慶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落廟送請帖:在舉辦香科遶境前,安定保安宮主委會攜帶主要幹部到頂八庄、下九庄等交陪境遞交邀請函,稱為「落廟」,是直加弄香整體活動的序幕。 二、遴選先鋒官:透過桮選,遴選先鋒官,頂八庄、下九庄各庄有先鋒官優先遴選權,且一定要參與,現今也開放給有意願的交陪宮廟。獲選之祠廟,會獲得「先鋒官旗」一面,並排在轎番最前。 三、禮斗法會及祈安清醮:小科年的禮斗法會、大科年的祈安清醮,都是由安定在地道長,也就是長期配合之道長陳榮守(陳三允)主持。禮斗法會全稱為「九皇朝斗延生補運消災清安法會」,民眾多會自行準備斗燈。禮斗法會主要科儀於前殿進行,後殿則是擺放斗燈及代開光神祇。「五朝祈安清醮」,主要流程為:煮油淨壇→起鼓→火醮→ 送火王→玉壇發表開天門→啟請聖師→揚醮旗貼大榜→午間獻粠→分燈捲簾→ 鳴金戛玉科儀→敕水禁壇收斬命魔→宿啟玄壇→放水燈牽水車藏→登台拜表→ 通誠正醮→普度施食→送天師。其中醮典後舉行送天師為保安宮最為重視,天師為紙塑而成;送天師之時於廟埕前由眾文武陣、神轎在一旁恭送,火化後進行奠酒。 四、洲仔尾溪及茄拔溪請水:「請水」多指至海邊、溪流、湖泊邊進行「招兵買馬」,直加弄香每12年大香科便會舉行請水儀式,過程遵行過去傳統,先舉行保生大帝的洲仔尾溪請水,次日再進行天上聖母之茄拔溪請水。法師會先行調營,再由乩童下到溪畔,用陶甕舀起溪水,象徵迎請到兵馬,上岸後馬上封住甕口,馬上放入香擔中,貼上封條。 五、遶境交陪境各庄:直加弄香之保生大帝、天上聖母遶境,早期保安宮與各庄神祇乘坐神輿至各庄會香。今因保安宮交陪日漸眾多,故遶境範圍已超出頂下各庄。遶境出發之時,都需要武陣開道,神轎、陣頭依序煮油,再出香,為直加弄香的出香習俗。每三年逢小科,遶境為「頂八庄下九庄巡境及境外參香」、「夜巡」2日;每十二年逢大香科,遶境高更達4天(非連續),含「境外參香」、「洲仔尾溪請水暨下九庄遶境」、「茄拔溪請水暨頂八庄遶境」、「遊本境」。 六、城隍爺夜巡:城隍爺夜為直加弄香中的新增活動,意為巡察地方,驅除境內邪穢。夜巡隊伍由城隍爺掛帥開路,其中為頂下各庄及交陪境神轎,最後為保安宮保生大帝、天上聖母押陣收香案。上午定界安五營,在乩童主持下,法師協助進行,武陣則在旁護衛。下午開始進行,一直到入夜。 七、香科後賞兵:「賞兵」,也稱為「犒軍」或「犒將」,為一般臺灣民間信仰中對於神祇麾下五營兵將進行慰勞、犒賞,直加弄香中,大道公、媽祖出轎,五營兵馬隨行,在夜巡後次日於保安宮廟埕進行賞兵,儀式過程由法師主持,民眾會準備牲禮、水果、菜料來祭祀。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075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主辦單位-地址
    台南市安定區安定里131號
  • 主辦單位-聯絡人
    安定保安宮
  •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6-5923743
  • 主辦單位-名稱
    安定保安宮
  • 評定基準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法令依據
    <<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保存者/保存團體
    安定保安宮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登錄理由: 1. 統合原「安定里東堡」頂八庄、下九庄與直加弄本境,幾乎全員到齊;信仰圈諸庄出轎出陣、各庄家家戶戶擺設香案,向心力、參與感強。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醮與繞境合一、保存多項在地信仰文化:在地道長主持醮祭、醮後送天師、煮油出香、請水,法師請上馬、武陣請下馬之俗等。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 3. 香醮合一、整合整體香境範圍,保留原汁原味的在地信仰文化,信仰圈諸庄出轎出陣、純為傳統「相放伴」之俗,深具傳統廟會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代表圖像來源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