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雍正琺瑯彩瓷赭墨山水碗(一對)

此二器侈口、深弧壁、圈足。胎骨極薄,器內無紋,其中一件器外壁以赭墨畫崇山峻嶺之前,一高士臨流獨坐,另一件則迎風而立望向左方水面,觀看波波湧來潮水的景象。另一面墨書「蹊上紅泉分徑路,山中香雨有神仙」詩句,詩句前有「壽如」,後有「山高」(白文)、「水長」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製」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2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630111602號
    2017-10-13 17:44:56.732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2


    總類子類別名稱
    生活器物


  • 年代
    清 雍正
  • 材質
    瓷胎畫琺瑯
  • 尺寸
    (1) 高6.8公分,口徑14.1公分,底徑6公分 (2) 高6.7公分,口徑14.8公分,底徑6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3、4、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清宮舊藏
  • 指定(登錄)理由
    生產於宮中造辦處的琺瑯彩瓷,是盛清代表工藝之一。製作精美,傳世數量稀少,紋飾、題材縱有成對,亦無一相同,乾隆朝時便曾降旨分批珍藏。 此二器胎骨極薄,器內無紋,其中一件器外壁一面以赭墨畫崇山峻嶺之前,一高士臨流獨坐,另一件迎風而立望向左方水面,觀看波波湧來潮水的景象。另一面墨書「蹊上紅泉分徑路,山中香雨有神仙」詩句,詩句前有「壽如」,後有「山高」(白文)、「水長」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製」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雍正朝是琺瑯彩瓷發展的關鍵階段,此二器品質精美,道光年間乾清宮《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案》中著錄為〈磁胎畫琺瑯水墨山水白地宮盌壹對〉。裝飾紋樣細膩,除了能夠呼應雍正十年(1732)造辦處檔案中雍正皇帝降旨「水墨琺瑯甚好」和「嗣後將水墨的多燒造些」等和燒造背景相關的描述,也能夠對照法國傳教士殷弘緒康熙六十一年(1722)書簡陳述無法燒成「水墨紋樣」的困擾,反應出雍正朝琺瑯彩料和技術兩方面皆有長足進展,故能燒出前所未見的樣式。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瓷017507、故瓷017508
  • 保存現狀
    兩件皆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