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濟南路3段50號(省長臺北官邸)

(1)本建物興建於1955年,為地上二層加強磚造獨棟住宅式建築。冷戰期間,美國以太平洋島鏈圍堵共產主義為東亞政策,積極對臺軍事援助,致力推廣美國文化,顯示戰後臺灣對美外交意義與中華民國特殊國際地位的價值。本建物基地對面為聯合國發展方案駐中華民國代表辦事處,沿濟南路多有美式建物及美國來臺人士活動的場域,且基地鄰近前空軍總部,為二戰後臺灣與美國有相當密切的聯結的歷史證明。 (2)中美斷交後,80年代曾由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居住,1994年作為臺灣省省長宋楚瑜臺北官邸。省長臺北官邸的保存,代表著臺灣民主化過程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只是反映與表現此一時期臺灣地域風貌在建築形式上的意義,更有深層的人文特殊意涵在其中。 (3)此後,考試院長姚嘉文、關中等人亦曾居住使用,見證臺北都市發展中,官署機構聚集設立與交通路網形成之過程,同時展現本區域官舍類型建造物特色。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大安區
    濟南路三段5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1230275152號
    2023-07-25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1130344361號
    2022-10-11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630431900號
    2017-04-24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文字第10430377300號
    2015-04-28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現狀良好。
  • 外觀特徵
    為地上二層加強磚造建築、中型獨戶住宅,外觀為斜屋頂兩落水,並有前後院配置、前門廊與日光室、觀音山石片貼飾之煙囪壁面等,鮮見於現今保存之美援建築。
  • 公告建號
    項次
    1


    大小段
    懷生段三小段


    縣市
    臺北市


    鄉鎮市區
    大安區


    建號
    98


    所有權屬
    私有


  • 使用情形
    為華南銀行所有,租借與公部門做為職務宿舍。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華OO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大安區
    懷生段三小段
    296
    2
    臺北市
    大安區
    懷生段三小段
    297
  • 緯度
    25.040132
  • 經度
    121.5360171
  • 法令依據
    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第1款第2目指歷史事件所定著或具有歷史性、地方性、特殊性之文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之定義。以及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2、3款登錄基準。
  • 指定(登錄)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1)本建物興建於1955年,為地上二層加強磚造獨棟住宅式建築。冷戰期間,美國以太平洋島鏈圍堵共產主義為東亞政策,積極對臺軍事援助,致力推廣美國文化,顯示戰後臺灣對美外交意義與中華民國特殊國際地位的價值。本建物基地對面為聯合國發展方案駐中華民國代表辦事處,沿濟南路多有美式建物及美國來臺人士活動的場域,且基地鄰近前空軍總部,為二戰後臺灣與美國有相當密切的聯結的歷史證明。 (2)中美斷交後,80年代曾由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居住,1994年作為臺灣省省長宋楚瑜臺北官邸。省長臺北官邸的保存,代表著臺灣民主化過程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只是反映與表現此一時期臺灣地域風貌在建築形式上的意義,更有深層的人文特殊意涵在其中。 (3)此後,考試院長姚嘉文、關中等人亦曾居住使用,見證臺北都市發展中,官署機構聚集設立與交通路網形成之過程,同時展現本區域官舍類型建造物特色。 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1)臺灣住宅型態的演變,從早期清代的三合院或街屋至日式住宅,較重視建築之型式。二戰後至冷戰期間美式南方住宅形式的引入,開啓了適應現代化生活形態的居住空間規劃設計。空間內部格局適應使用者機能為主,而有門廳、客廳、露台、餐廳、書房、臥房、浴室、廚房、備餐室、儲藏室、佣人房、警衛室之區別,後方還有反映時代特色的防空洞。 (2)本建築室內空間格局歷年來雖經多次改變,仍然可以反映出建築型態,係應生活方式不同而改變的現代建築特色,具臺灣近代建築史之歷史價值。 3.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本建築為陳加冬建築師之設計,其曾接受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專業訓練,為1948年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告的第一批合格開業六名建築師之一。本建築設計在造型上呈現當時歐美住宅現代主義之簡潔風格。此風尚影響1950年代以後臺灣小型住宅或公寓,以鋼筋混凝土或加強磚造建築物型式和格局,成為本市日後大量興建住宅建築物類型之樣式特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