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歷史建築群

根據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紀載,花蓮港廳立工業學校(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前身)建立於昭和15年(1940年)。學校初期為四年制並設機械、電機、化工三科。戰後美國開始對外援助重建,同時共同防衛共產主義及經濟發展。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鑒於亞太地區的安定對台灣進行援助。美援時期從1951年至1965年結束,十五年的援助包含教育計畫。美援教育計畫連結工業及社會經濟發展,包括中小學教育、高中教育、專業訓練、工職教育、職業教育。 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於昭和30年(1955)加入美援教育計畫被指定為示範工業學校。依據歷史照片判斷,美援時期歷史建築群竣工在晚期(1960-1965)。電子連棟群(電機科)、美援紀念碑、電子連棟群(技術教學二)、員工消費合作社見證出美援計畫(U.S. Aid to Taiwan)的在台灣教育計劃發展歷史。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花蓮市
    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27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50235944A號
    2016-12-20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24


    種類名稱
    學校


  • 現狀
    1.電子連棟群:因應教學課綱與學生使用之變動,空間多有調整,現況北棟為供學生練習專業科目而局部整建地坪及電路。 2.員工消費合作社:現況作為學生餐廳,部分空間改造為廚房,並以裝修包覆牆面、天花板。 3.第二宿舍: 空間做為宿舍使用,現況南北外側翼板部分出現水平裂紋,以及因鋼筋鏽蝕造成混凝土剝落。 4.電化教室:現況尚可。 5.美援紀念碑: 現況尚可。
  • 外觀特徵
    1.電子連棟群:為四連棟最北側兩棟,兩棟均是一層樓建築,最北側棟現況作為電機科實習工廠,其次現況作為東區自造實驗室,牆體結構為加強磚造,柱子與折樑組成南北斜向山牆形屋頂,並砌清水磚牆作為山牆面以及窗戶台度牆面 2.員工消費合作社: 為兩層樓山牆形屋頂建築,牆體結構為加強磚造建築,部分高窗保留原有旋轉窗 3.第二宿舍:宿舍為中央天井形式。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築本體維護及環境整潔。
  • 使用情形
    1.電子連棟群:電機科實習工場、花蓮高工東區技術教學中心使用。 2.員工消費合作社:餐廳、廚房。 3.第二宿舍:作為學生宿舍使用。 4.電化教室:一樓作為教官室、電化教室使用;二樓作為輔導室、美術教室。 5.美援紀念碑: 紀念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6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光復初期美援時期的營建及空間特色。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花蓮縣
    花蓮市
    民勤段
    462
    2
    花蓮縣
    花蓮市
    民勤段
    463
  • 緯度
    23.99861
  • 經度
    121.6206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款、第4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資產網、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舊照片資料庫、N.H.Jacoby. U.S. Aid to Taiwan-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
  • 指定(登錄)理由
    1.電子連棟群(電機科)、美援紀念碑、電子連棟群(技術教學二)、員工消費合作社為美援時期校舍,表現出光復初期美援時期的營建及空間特色,具歷史及建築史價值。 2.電化教室美術教室、第二學生宿舍為該校建築科教師自行設計,具歷史價值。
  • 網站名稱
    花蓮高工FB
  • 開放時間
    08:00-18:00,需與校門口警衛室洽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