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排灣族青銅刀

青銅刀排灣語為「 tikuzan ni tagaraus 」,為排灣族物質文化的三寶之一。 三寶所指為「陶壺、琉璃珠及青銅刀」,三樣作為貴族階級的傳家之寶,並在結婚、賠償等交換過程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其中陶壺reretan代表祖先在人間所居住的地方;青銅刀排灣族語為tikuzan in tagaraus,代表著男性的力量與權威;琉璃珠排灣族語為qata,象徵著女性的貞節與美麗(撒古流,1993)。這三樣物品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社會價值,乃因數量有限,這三樣物品都不是傳統排灣族人日常生活中所生產之物,在數量固定下,在社會中流動便演變成為珍品。   族人對於其來源及製作方法則一概不清楚。現今陶壺及琉璃珠已突破製作技術,而可以大量生產,唯獨青銅刀的生產仍不得而知,尤其台灣不產銅也不產鐵,但南部一帶的排灣族怎麼會有這樣的青銅刀?因其相關民族誌資料相當缺乏,至今仍是謎。   本件文物排灣族語意為「宇宙神的拐杖」,意為神的器物。青銅刀一般分為大型和小型。大型的青銅刀刀長約30-45公分,平日供放在部落的祭祀小屋內。小型的青銅刀刀長約15公分,是巫師占卜祭擣作法時的法器之一。本件作品長58公分,刀身寬12公分,刀頭寬約13公分,刀柄部份則為傳統的頭目雙手高舉狀,人像頭部則有7公分的波浪狀,其中並綴有10個小人形狀。本件文物則屬於大型的青銅刀,放置於祭祀小屋內的物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82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獻編字第10530125000號
    2016-11-18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不明
  • 材質
  • 尺寸
    長58 cm寬:刀身12cm 刀頭13cm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1
  • 主管機關單位
    研究員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3115355#2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立文獻館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史事淵源/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保存空間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82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7條 2.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購藏(徵集)
  • 出處或來源說明
    購自泰武鄉泰武村華加納頭目黃金德(1992.10.07)
  • 指定(登錄)理由
    1.珍貴的祭祀用品,此件青銅刀柄為目前所見最大型者,年代久遠,銅柄圖像特殊 難得,深具族群文化特色,兼具早期臺灣對外文化交流的意義,具顯著歷史意 涵,充份反應排灣族獨有的文化與技術風格。 2. 青銅刀柄為排灣族獨有,史前至今仍在排灣族中流傳,具有時代特色藝術造詣 或科學成就,現在已少見到,極具稀有性及珍貴性。 3.鹿野忠雄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特別介紹青銅刀柄,並有在 排灣族頭目家中刀架上的攝影圖片,本件文物或與越南東山文化有關,可供參 考。
  • 代表圖像來源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 典藏或財產編號
    M026000
  • 保存現狀
    尚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