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刀排灣語為「 tikuzan ni tagaraus 」,為排灣族物質文化的三寶之一。
三寶所指為「陶壺、琉璃珠及青銅刀」,三樣作為貴族階級的傳家之寶,並在結婚、賠償等交換過程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其中陶壺reretan代表祖先在人間所居住的地方;青銅刀排灣族語為tikuzan in tagaraus,代表著男性的力量與權威;琉璃珠排灣族語為qata,象徵著女性的貞節與美麗(撒古流,1993)。這三樣物品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社會價值,乃因數量有限,這三樣物品都不是傳統排灣族人日常生活中所生產之物,在數量固定下,在社會中流動便演變成為珍品。
族人對於其來源及製作方法則一概不清楚。現今陶壺及琉璃珠已突破製作技術,而可以大量生產,唯獨青銅刀的生產仍不得而知,尤其台灣不產銅也不產鐵,但南部一帶的排灣族怎麼會有這樣的青銅刀?因其相關民族誌資料相當缺乏,至今仍是謎。
本件文物排灣族語意為「宇宙神的拐杖」,意為神的器物。青銅刀一般分為大型和小型。大型的青銅刀刀長約30-45公分,平日供放在部落的祭祀小屋內。小型的青銅刀刀長約15公分,是巫師占卜祭擣作法時的法器之一。本件作品長58公分,刀身寬12公分,刀頭寬約13公分,刀柄部份則為傳統的頭目雙手高舉狀,人像頭部則有7公分的波浪狀,其中並綴有10個小人形狀。本件文物則屬於大型的青銅刀,放置於祭祀小屋內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