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石濤自寫種松圖小照卷

石濤(1642-1708)本名朱若極,為明朝皇室後裔。明亡後出家為僧,改名原濟,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畫史將他與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谿)、漸江(弘仁)等合稱為「四僧」。石濤曾遊歷於安徽宣城,後又遷居金陵、揚州等地。善畫山水、花果、蘭竹,筆意狂縱恣肆,用墨淋漓多變。此幅構圖頗富巧思,山石、松樹聳立兩旁,人物排列於畫面中心,意態悠閒雅致。畫中松竹之間,手執鋤頭的人物,即為石濤的自我寫照。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530037421號
    2016-04-27 00:00:00.0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1


    種類名稱
    藝術作品


    種類子類別代碼
    G1.2


    總類子類別名稱
    繪畫


  • 年代
  • 作者
    石濤
  • 材質
    紙本
  • 尺寸
    40.3公分x170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重要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品質精良且數量稀少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1項第3、5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石濤,為明朝皇室後裔,明亡後出家為僧。善畫山水、花果、蘭竹,畫史將他與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谿)、漸江(弘仁)等合稱為「四僧」。 明末遺民書畫家作品,向為清宮舊藏所匱乏部分。此作題詩之紀年為「甲寅」(1674),石濤時年三十三歲,描寫應為當時的生活景況。全作筆墨、布局俱有新意,畫中石濤風神俊逸骨相清奇,臉部以紅赭渲染,形象逼真。衣紋則以白描細線,乾渴的筆墨與清晰的線條性,屬畫家早年用筆風格,殊是難得。 石濤畫像,除有清代摹本外,雖尚有雜其自畫像於羅漢群像外,本圖為最完整之自畫像。在石濤研究史上,極具重要意義。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贈畫000114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