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34年9月9日中華民國接受日本國投降文件─何應欽上蔣中正委員長簽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岡村寧次受領證

民國34年9月9日中華民國接受日本國投降文件─何應欽上蔣中正委員長簽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岡村寧次受領證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民國34年9月9日中華民國接受日本國投降文件─何應欽上蔣中正委員長簽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岡村寧次受領證

抗日戰爭結束,事務萬端,接收與受降事宜仍頗多儀節,需由政府一一妥貼辦理。本件藏品係當時何應欽將軍的簽文,文內就日本受降事宜,向蔣中正委員長進行報告。依文意,日本國向同盟國中國戰區的投降儀式,係於中華民國34年(1945)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舉行。 本項文件由3筆史料組成,係於民國47年(1958)10月6日由總統府移交國史館典藏。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正區
數量
3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530036841號
2016-04-26 00:00:00.0
級別名稱
國寶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2


總類子類別名稱
公文書


年代
民國34年(1945)
材質
紙質
尺寸
簽呈:長32.2公分、寬23.9公分。 降書:長32公分、寬24公分。 受領證:長31.9公分、寬23.9公分。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主管機關單位
古物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5848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資產局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評定基準
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歷史流傳已久或史事具有深厚淵源/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保管單位
國史館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史館


detailPage.fieldLabel.BOCH_CountryCulture_61.keepPlaces_address
100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古蹟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1、2、6款。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移撥
出處或來源說明
民國47年(1958)10月6日由總統府移交國史館典藏。
指定(登錄)理由
民國34年(1945)9月2日,日本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依同盟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之日軍應向蔣中正委員長投降。同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軍於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正式投降。 本件係我國一級上將何應欽就中國戰區日軍正式投降儀式舉行之時間、地點及雙方代表名銜等,向蔣委員長進行報告之簽呈,並呈上日軍降書及蔣委員長下達岡村寧次之第一號命令的受領證。降書係由岡村代表日本國進行簽署,同盟國中國戰區則由何應欽代表受降。受領證為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陸軍大將岡村寧次接受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委員長管轄之證明文件。 本件是見證我國抗日戰爭勝利及中國戰區日軍正式投降之重要文獻,珍貴且具唯一性,對我國國史具有特殊意義。
代表圖像來源
國史館
典藏或財產編號
134000000231A、134000000233A、134000000232A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各該史料的典藏狀況分敘如下: (一)入藏登錄號:134000000231A,原卷名:「接受日本投降受降文物-何應欽上蔣委員長簽呈」。紙材透光可見浮水印,媒材包含墨水字跡紅色框線及紅色印泥,物性化性保存狀況良好。 (二)134000000233A「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共計7頁,含6面正楷墨書書寫文字,紙張透光有BRITISH MANUFAC-TURE及其紙張商標浮水印,保存現況良好。全帙以「青白帶」右翻裝訂,寓意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格。降書背面的青白帶上,並附有朱紅封泥,該封泥現已局部損壞。 (三)134000000232A「岡村寧次受領證」,除中央上方有一道自邊緣往下約3公分裂痕外,保存現況良好。
管理維護
本案古物之管理維護依「國史館史料文物庫房管理作業要點」及單位預算辦理。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