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常玉 四女裸像

本館西畫收藏以四十九件常玉畫作質與量最精,屬海內外公立機構中常玉收藏最重要的一批。常玉(1900-1966)為民國初年留學法國學習美術的中國畫家,早年與徐悲鴻、張道藩等人過從甚密,一生旅居於巴黎異鄉,並未進入正式的美術學校習畫,不過卻畫出簡約獨特之個人繪畫風格,素有「東方馬諦斯」之美譽,亦常被比擬為中國的蒙迪里安尼。他的繪畫造型簡鍊,色彩單純,往往用誇張的線條、造型與輪廓呈現獨特的表現主義,以中國水墨寫意融合西方野獸派的簡潔強烈特質,雖寥寥數筆,恣意揮灑,即凝鍊出獨創之個人風格;與畢卡索、馬蒂斯等大師同為世人所推崇。本館保存常玉人物、靜物、花卉及風景等油畫多件,如「四裸女像」一作,為其重要之大幅人體畫作品 ,在人體比例、線條及色彩均相當細膩完整,四裸女頭腳互相勾疊,其中三位裸女線條相互構成身體輪廓,緊密相連,另一位則自成一方向,此為常玉作品的一大特色。四裸女呈金黃色,輪廓則以粗黑線勾勒,背景以具中國吉祥象徵的福、祿、壽圖案作為裝飾,在作品中增添溫馨暖和的浪漫美感。此外常玉的靜物畫作如「菊」,亦呈現充滿個人表現主義的東西交融,代表中國氣節的菊或荷,鹿角形的枝幹、充滿象徵意味的大紅,是中國節慶最重要的色彩,卻也是法國野獸派色彩自由的濃烈表現。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正區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430112723號
    2015-12-17 00:00:00.0
  • 級別名稱
    重要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1


    種類名稱
    藝術作品


    種類子類別代碼
    G1.2


    總類子類別名稱
    繪畫


  • 年代
    民國
  • 作者
    常玉
  • 材質
    油彩、帆布
  • 尺寸
    123×141.5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保存空間地址
    100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項第4、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常玉(1901-1966)為民國初年留學法國學習美術的中國畫家,一生旅居於巴黎異鄉,並未進入正式的美術學校習畫。其畫風以中國水墨寫意融合西方野獸派的簡潔強烈特質,慣以平塗單純色彩及簡約的線條構成畫面,開創出非常清晰獨特的個人風格。 「四女裸像」為常玉全盛時期之作品,在特殊的因緣下,由法國送來臺灣,又因常玉之猝逝留存臺灣,作品收藏過程反映當時之時代特色。此作四位裸女呈金黃色,輪廓則以粗黑線勾勒,背景以具中國吉祥象徵的福、祿、壽圖案作為裝飾。四裸女頭腳互相勾疊,其中三位裸女線條相互構成身體輪廓,緊密相連,另一位則自成一方向,是常玉作品的一大特色。此作在人體比例、線條及色彩均相當細膩完整,與畫家平常較粗放率意之畫法不同,為其重要之大幅人體畫作品。 本作以簡潔之構圖,表現西方立體主義之後「線性共形」的特色,也展現中西交流下藝術家發展出「油畫東方化」、「東方油畫」的風格,在造型、色彩、主題上,均代表藝術家的創作成就。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典藏或財產編號
    26911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