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

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在原住民族傳統藝術中具特殊性、唯一性,不只有傳承,亦有創新。一方面是目前唯一保留、使用此特殊材料與編織方式的族群;一方面也使得臺灣原住民文化更加的多元與豐富。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豐濱鄉
    977花蓮縣豐濱鄉小湖2鄰4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40206148A
    2015-10-26 11:11:21.0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1


    種類名稱
    編織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噶瑪蘭族


    類別名稱
    原住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2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25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其他(上述基準外之價值)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第2項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6條。
  • 保存者/保存團體
    朱阿菊(歿)、潘烏吉(歿)、潘阿玉(歿)、嚴玉英、許來富、潘金英(歿)
  • 指定(登錄)理由
    1、藝術性: 新社的香蕉絲編織,不只是噶瑪蘭族特殊的工藝、藝術與智慧的展現,更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從砍割香蕉樹、剝開瓣膜分割成長條、生刮雜質、曬纖、分線、積接成連續長線、整經、織布到完成,都可以見到其族人的堅持與深厚的技藝。現今,其工藝品除服飾、揹帶外,還有更多的藝術品出現,如窗、門帘、筆記本書套等,其具創新特質的藝術性值得肯定。 2、特殊性:臺灣原住民族各族中唯一具有香蕉絲編織技藝者,且能從傳統技法中再有尋求創新的表現。 3、地方性: 新社為噶瑪蘭族目前人數最多、最集中,且擁有此技藝的老藝師最多者。噶瑪蘭族的香蕉絲編織,乃其對於文化的承先啟後與智慧累積的高度表現。 4、保存者: 老藝師具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5、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在原住民族傳統藝術中具特殊性、唯一性,不只有傳承,亦有創新。一方面是目前唯一保留、使用此特殊材料與編織方式的族群;一方面也使得臺灣原住民文化更加的多元與豐富。
  • 代表圖像來源
    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