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滿文原檔

院藏清代《滿文原檔》(又稱《老滿文檔》或《舊滿洲檔》),是包含清乾隆年間整理的三十七冊與民國二十四年(1935)內閣大庫新發現三冊,共計四十冊的洋洋巨獻舊檔。記事年代自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至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為現存最早使用老滿文、新滿文,以及新舊滿文過渡期間文字寫成的原始檔案,其間亦見蒙古文與漢文的文字記錄。 檔案內容主要反映十七世紀滿族崛起、滿語演變、八旗制度,以及滿族入關前政軍經濟及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被視為清太祖、太宗在位時期最樸實、最有系統,且最珍貴的原始史料。滿文源自蒙文,本件一方面反映了滿蒙兩族的密切關係,而檔案大量利用明代舊公文紙或高麗箋紙書寫,也說明了滿族崛起之際與明朝及朝鮮政府間的互動過程。 《滿文原檔》最初隨滿族入關自盛京移至北京,由內閣掌管。乾隆年間,曾以舊檔日久殘闕,漸形 壞,先後下旨加以托裱與重鈔,分別存放於上書房、內閣、盛京崇謨閣。除上書房重鈔本目前下落不明外,另兩種重鈔本現分別庋藏於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瀋陽故宮兩地。這些鈔本所據的原件,現今即完整地由本院收藏,且為目前存世所僅見。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 數量
    40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授資局物字第10430087623號
    2015-10-05 00:00:00.0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1


    總類子類別名稱
    圖書、報刊


  • 年代
    17世紀
  • 材質
  • 尺寸
    大小厚薄各異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歷史流傳已久或史事具有深厚淵源/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故宮博物院


    保存空間地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歷史建築


  • 法令依據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1項第1、2、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既存(繼承)
  • 指定(登錄)理由
    《滿文原檔》(又稱《老滿文檔》)是記錄早期女真社會發展與滿洲文字演變過程之惟一存世孤本,記事年代自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至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為現存最早使用老滿文、新滿文,以及新舊滿文過渡期間文字寫成的原始檔案,其間亦見蒙古文與漢文的文字記錄。 本檔已成為今人考察滿族源流、滿洲民族崛起、關外時期滿族軍政文教演變、滿蒙族群關係、滿族開國神話,乃至愛新覺羅姓氏源流、清朝國號由來、八旗制度推行與清朝早期官方文書創設過程的可信史料證據,是一套時間最早、最重要、最原始的文獻檔冊史料,對滿族發展史與滿學研究史具重要史料價值。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或財產編號
    故閣001988-故閣002027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其中第十六冊寒字檔內缺第九十九葉一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