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籐編

「藤編」是臺灣傳統手工藝,多用來製作日用品。清代由於臺灣封山政策,限制漢人入山開墾,使用藤材多為山區原住民,漢人僅購買原住民製作的藤籠加工使用。早期嘉義山區原住民使用黃藤與藤皮編製器物,大多應用竹藤作為盛物籃、編織背簍等。少部分會用於屋舍的建材,以竹子做為屋舍的結構材料,以藤為屋舍綑綁結合材料。日治時期日本人對臺灣山林進行資源開發,藤材變得容易取得,開始以藤為主要加工對象的產業經濟活動。1890至1920年代嘉義發展出現了「竹細工」的技術,後來引進日本藤編技術,主要生產藤編行李箱的藤細工產業。在嘉義廳保護獎勵下設立「嘉義竹器製造傳習所」,招收學徒傳習相關產業,並擴大推廣竹材使用 。1960年至1970年間,竹器業者開始設立工廠,專事外銷生產。產品以籃、盤類為主,竹器業者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此時期設立。不過,手工編織仍佔大部份。臺灣從1970年代開始逐漸進口藤材,直至1980年代國外藤材禁止出口,臺灣藤業開始下滑,大量倒閉。1990年代臺灣藤產業有三分之一業者完全本地製造生產,三分之二是進口印尼半成品加工生產,或是全進口成品販賣 。 「藤編」技藝保存者程精鈞1962年出生於嘉義縣番路鄉。1987年程精鈞在桃園工作,閱讀民生報時看到藤編工藝師張憲平的展覽作品,因而萌生想學習藤編的興趣。在記者引介下程精鈞向張憲平拜師,學藝四年後,於1992年參加全省美展評選第三名嶄露頭角。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市
    東區
    嘉義縣中埔鄉龍門村龍山腳37-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451027716號
    2015-08-11 00:00:00.0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1


    種類名稱
    編織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忠孝路27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505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法令依據
    《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1、2、3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程精鈞
  • 指定(登錄)理由
    1.藝術性:作品形狀花紋造型頗有藝術價值。 2.特殊性:採螺旋編法,輕盈堅固、實用,有其特殊性。 3.地方性:其技法師承張憲平,承原住民工藝元素及南洋風格。
  • 代表圖像來源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