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龍吊橋

霧鹿峽谷位於南橫公路東段,介於霧鹿至利稻間的新武呂溪段,經新武呂溪長年沖蝕,形成長約9公里之V字型峽谷,兩岸谷壁高達80公尺,此段南橫公路海拔約780公尺,地形險峻。 日治時間1927年(昭和2年),日人完成新武路到霧鹿道路,1929年(昭和4年),完成霧鹿至利稻段,霧鹿段吊橋即「關山越橫斷道路」的一部分,稱「ブルブル鐵線橋」,橋長101.8米,寬1.21米,高度為7.3米 ,即今日天龍吊橋的前身。今日的天龍吊橋北壁,尚保存有完工時日人工事人員後村助吉等41名紀念碑。 相傳日治時期,一名日本警察偕新婚妻子前來履新,行經天龍吊橋,嬌妻見橋體搖搖欲墜,橋下壑深流急,不敢過橋而飲泣。先生無奈,只得同意離婚,讓嬌妻返回日本。此後天龍吊橋又有「離婚橋」之別稱。 戰後,此橋年久失修不能通行。1970年代(民國60年代)南橫施工後,此處峽谷南壁公路段,形成開路榮民的小聚落,吊橋才又受到重視。1980年,為了促進天龍地區觀光及農產搬運,政府遂發包重修天龍吊橋。完工後的新吊橋長110公尺、寬1公尺,高8.2公尺。 1993年,吊橋主、支索部分斷裂,橋上行人有安全之虞,且北壁上舊有日人開拓的橫斷道路,也早已荒廢。臺東縣海端鄉公所遂於該年三月發包整修,除抽換大部鋼索及橋上木板、補強錨座外,並於峽谷北壁上方另建一條石階步道,同年5月完工。該步道上接南橫公路上段,步行單趟費時約30分鐘,沿途植生良好,已規劃為布農族民俗植物的解說步道。 整修後的吊橋全長110公尺、寬不足1.5公尺,高8.2公尺,在新武呂溪河床上方約80公尺處凌空而過,有如一道長虹,景緻壯觀。 1998年,天龍溫泉飯店在吊橋南端公路邊落成啟用,為配合整體景觀,花東縱谷國家公園管理處,又斥資修建吊橋南端入口處的石階及鋼索重新上漆,形成今日之面貌。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東縣
    海端鄉
    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1-1號(天龍飯店)後方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23028169號
    2003-12-31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 1040130230 號
    2015-07-01 09:37:1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5


    種類名稱
    橋樑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東市南京路2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處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9-35012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東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緯度
    23.173844016275883
  • 經度
    121.04213396401663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 2.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 3.臺東縣92年12月31日府文資字第0923028169號公告暨104年6月9日臺東縣104年度第1次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
  • 指定(登錄)理由
    見證南橫交通發展之歷史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