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維新路136巷1號,興建於1961年。主要提供當時任職於嘉義監獄職員的員工宿舍使用,亦屬於聚落建築群「嘉義舊監獄暨宿舍群」的宿舍建築群之一。 「嘉義舊監獄暨宿舍群」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使用的監獄及宿舍,興建歷史最早可追溯1919年(大正8年),位於當時的山下町,興建期程自1919年(大正8年)6月動工,並於1922年(大正11年)3月竣工。從1935年(昭和10年)出版的《嘉義市制五周年記念誌》中的嘉義市街地圖可發現,緊鄰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南邊的宿舍區,約有十餘棟建築物。當中包括典獄長宿舍、員工宿舍、武德殿、澡堂等不同功能的建築 。1945年後「嘉義舊監獄暨宿舍群」因應監獄本身及其他機關單位的居住需求,逐漸往周邊增建許多宿舍,其中就包含現今「嘉義第二司法新村」的興建。目前嘉義舊監獄宿舍群,除了嘉義監獄的員工居住之外,還包括嘉義看守所與嘉義地檢署的員工宿舍。而在監獄的北側,則為地方法院的宿舍。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於2015年1月5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市
    東區
    嘉義市維新路136巷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0451000122號
    2015-01-05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0451007712號
    2015-03-24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目前保存狀況尚可。
  • 外觀特徵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建築本體分為原本的磚木混和構造及後期改建的鋼筋混凝土與加強磚木混和構造三種型式;樓層數皆為單層。北側為嘉義舊監獄。宿舍建築群平面格局為兩排一字型的連戶建築,中間有道路。宿舍建築群外圍有紅磚砌圍牆,在宿舍建築群入口處設有一對立柱,立柱以洗石子裝修,立柱頂部設置一金屬,上有「嘉義第二司法新村」字樣,部分字樣已脫落。入口處大門為鐵門,外表以紅漆粉刷裝修。宿舍建築群牆體大多改以鋼筋混凝土構造與紅磚構造,部分屋舍則保留日式建築外牆披覆「下見板張」(雨淋板)的作法,在山牆位置依然設有通風口。屋頂仍保留「切妻屋根」型式,屋面披覆水泥瓦。
  • 使用情形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由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職務(眷屬)宿舍借用人負責環境清潔與管理維護。目前仍作為嘉義地方法院現職人員及退休同仁居住宿舍使用,僅能於公共步道參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台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嘉義第二司法新村」室內空間歷經不同時期的居住與使用,內部格局大多都有經過改建,但仍可看出日式住宅的格局,屋架為「和小屋組」(日式屋架)型式。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嘉義市
    東區
    山下段
    0007-0023
  • 緯度
    23.48538
  • 經度
    120.458631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至3款規定。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嘉義第二司法新村管理維護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備歷史文化價值,西元1961年(民國50年)興建之司法新村,見証當代宿舍建築式樣,具歷史文化價值。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呈現當代宿舍文化。 3.為加強磚木造的優質施工事例,見證戰後宿舍建築之特色,具建築史或技術史價值。 4.反映當代宿舍建築風貌,兩排外貌完整建築值得保留,具文化資產價值。
  • 開放時間
    24h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