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何仁慈古厝

何仁慈古厝建築座落於金沙鎮浦邊村。興建人何仁慈(1885-1930),金沙鎮浦邊人,早期南渡菲律賓經商,在菲律賓從事雜貨買賣,經商有成,多次來往金門與菲律賓,並於家鄉金門浦邊聚落建業。後因捐官,故擔任「都戎」一職,於本棟古厝旁之左側宅第門額題有「昭武第」。 何仁慈古厝起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屬雙落大宅。建築格局與做工,相對精緻。並於前方建有石板廣場及迴向,廣場兩側並有門可供出入,並有牆規,其中迴向當時是作私塾教學使用,但是已於民國70年間倒塌,現已不復存在。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3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40015312號
    2015-03-02 11:29:55.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1. 建築本體屋瓦、木樑等已嚴重坍塌,傾頹狀況嚴重。 2. 因屋頂破損,造成後落與深井有大型植株生長。 3. 階梯鄰近前埕處雜草生長。
  • 外觀特徵
    格局為傳統閩式雙落大厝,建築正面主要材料構成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二紋花崗石檻牆;側面前落與攑頭外觀材料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五紋),後落側立面與背立面外觀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七紋)。 雙落屋脊為翹脊,屋面屬傳統瓦作二坡屋頂,兩側收三座筒瓦。正面採榻受作法,正立面水車堵與拱仔頭不論泥塑或彩繪都甚為精細,如:於榻受屋楹之鳥獸花草木雕插角、拱仔頭側作捲草花樣於榻受側、正門上石雕門印、正面次間花崗石窗框淺雕,石窗上聯隊:「鏡懸人壽」,「雲靄吉祥」、正立面次間柱邊捲草雕刻。大門上方有「廬江衍派」堂號門額。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築本體傾頹情形嚴重,後落屋頂已大範圍坍塌,現外圍以鐵皮圍欄保護。
  • 使用情形
    閒置,已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及規劃設計,待修復。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何OO
    土地所有人
    何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2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建築保留傳統的空間格局,建築外至內中軸線為前埕、榻受、前廳、深井、巷頭、正廳、壽堂後,廳兩側為房,深井兩側為攑頭。前落明間中梁有精緻八卦彩繪;後落大廳木屏堵繪有彩繪與精緻的木作雕刻。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段
    1229
    2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段
    1225-1
  • 緯度
    24.47884
  • 經度
    118.38904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 歷史建築清冊 2. 張雅銘主持,2020,《金門縣歷史古蹟何仁慈古厝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永明國際設計有限公司,何志忠委託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何仁慈於菲律賓經商致富後,於光緒年間回鄉修建左側祖厝(昭武第)與興建此宅,並回饋鄉里,協助修建宗祠及廟宇,為浦邊重要人物,與菲律賓華僑歷史有關,為清末南洋經商致富興宅案例之一。 (二)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 坐落位置於浦邊歷史建築群附近,建築興建之工藝細緻,特別在水車堵和正身堂屋龕座牌樓木雕充分呈現,表現建築工藝與本土特色,周邊有兩幢洋樓為歷史建築與左側昭武第有群聚之景觀效果,應予保存。 (三)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正面石雕與正身堂屋龕座木作透雕,為地區少見,具工藝技術之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