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宰樞廟

三峽,嘉慶年間稱為「三角湧」,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改名為三峽,此地係清乾隆年間由仙景李氏後裔至三角湧公館尾地區進行開墾,開墾初期,漢人移民為求諸事順利,通常帶上祖居地隨身供奉神像或香火作為守護神,隨著三角湧地區因農產品及日用品交易而興起,至乾隆末年人口增聚而形成市街,約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聚居在公館尾的李姓族人集資設立上帝公廟(今宰樞廟),共同供奉原鄉攜奉之玄天上帝像。廟宇管理委員會及祭祀公業成員皆由李姓七大房組成,自日治以前便是以世襲方式接續管理至今。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三峽區
    秀川街2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1031771724號
    2014-09-24 00:00:00.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宰樞廟自清代設立至今建築各部位已有輕重不一的損壞,正身承重牆有多處結構開裂;內外埕水泥砂漿粉光地坪有龜裂與修補痕跡,護龍範圍已明顯龜裂與破損;屋脊之泥塑與剪黏部分斷裂、剝落;護龍外立面之清水磚有風化現象,室內的白灰粉刷已嚴重剝落。 於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進行修復工程,現已完工。
  • 外觀特徵
    宰樞廟為三合院格局的廟宇建築,正身規模三開間,為硬山式屋頂,以承重牆與軟挑承接屋頂桁木,桁木由明間向左右次間起翹,配合覆土層使屋頂形成一道曲線。屋面鋪設仰合瓦,中脊為燕尾中間設有透空的柳葉磚,正面兩側有精細的剪黏與泥塑裝修,背面裝修彩畫;左右護龍對外僅設置一道窗,並在山牆側開設單開門。 護龍同屬硬山式屋頂,下方以西式屋架支撐,亦以架為單位,在最南側一架起翹使屋頂慢慢由內向外上揚,屋脊與山牆交接處設有形式較繁複的火形馬背與泥塑裝修,與正身交界處則為形式較單純的金形馬背。 宰樞廟泥塑在正身屋脊正面,以及護龍屋脊與山牆都有設置,正身屋脊右側為花卉,左側為花鳥與麒麟。題材除正身兩側山牆有松鼠(代表多子多孫)與魚(代表年年有餘)之外,以一般常見之龍紋與雲紋為主。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三峽宰樞廟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宰樞廟由於興建之初使用的材料與工法已與現行的建築與消防法令有所差異,特別是木桁架與室內木作裝修,因此應設置適當的防火措施來因應,例如設置足夠的滅火器、偵煙設施等消防設備,以及供緊急使用的照明設備。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三峽宰樞廟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使用情形
    正身明間自日治時期到現在都是神明廳,作祭祀之用,左右護龍則作為休息室及辦公室等用途。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三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正身為承重牆構造,直接由土墼磚牆支撐上方屋頂重量,同時每一道牆的下方都有設置卵石台度;石材大小不一,以灰砂作黏結。明間神明廳的內殿陳設,以抬高的磚砌平台為中心,內供奉四尊玄天上帝。 正身、左右護龍與內外埕都是水泥砂漿粉光地坪,左右護龍室外在靠近內埕側設有犬走,與正身相同都是夯土地坪,但高程略低於正身。內外埕為平鋪的卵石鋪面。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三峽宰樞廟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北市
    三峽區
    民權段
    206
    2
    新北市
    三峽區
    民權段
    207
    3
    新北市
    三峽區
    民權段
    208
    4
    新北市
    三峽區
    民權段
    210
    5
    新北市
    三峽區
    民權段
    211
  • 緯度
    24.934054
  • 經度
    121.371314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4、5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乾隆42年(1777年),為福建安溪李氏家族先人渡台至三角湧地區墾拓所建,護佑鄉民,見證三峽區開發史。 2.宰樞廟合祀玄天上帝與李氏祖先,較為罕見。廟與李氏族人住居融為一體,具地方守護神、庄廟之意義。 3.建物面朝三峽溪,昔時為碼頭,建築規模為單院落,包括正身與左右護龍,建物主體牆壁仍多為土墼,保留清代傳統作法。 4.建物桁樑下方雀替有仙女飛天題材之雕飾,還有當地畫家李梅樹之落款,匠藝精巧,皆屬難得佳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