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史記(北宋刊本)

一百三十卷,存一百十五卷,所缺〈本紀〉五、六及〈世家〉十八至二十五,以元饒州路儒學本配補(十行二十二字,三魚尾);又缺〈列傳〉四十一至四十五,以南宋黃善夫本配補(十行十八字,雙魚尾)。 半葉十行十九字,注文雙行二十五、六、七字不等;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魚尾下方刻書名卷第、葉次及刻工。 首冊前有民國九年曹元忠手書題記,末有民國三十年郭則澐手跋;第二冊末有沈曾植手跋;第二十一冊卷中有民國廿五年傅增湘手書簽條。本書鈐有明朱承爵「朱子儋印」、傅增湘「傅增湘」、「沅叔審定」、「藏園秘籍」、「藏園秘籍孤本」、「雙鑑樓」、「雙鑑樓珍藏印」、「藏園老人」;傅忠謨「忠謨繼鑑」、「晉生心賞」;史語所收藏珍本圖書記等印記。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南港區
  • 數量
    40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10320112111
    2014-09-15 00:00:00.0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1


    總類子類別名稱
    圖書、報刊


  • 年代
    北宋
  • 作者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
  • 材質
    紙本
  • 尺寸
    30.1x19.5公分;版框22.1×14.8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歷史流傳已久或史事具有深厚淵源/具有特殊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保存空間地址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保存空間屬性
    研究設施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1、2、3、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購藏(徵集)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書為北宋刊南宋遞修本,配補南宋黃善夫本及元饒州路儒學本。曾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趙萬里、傅斯年、勞榦等先生,由避諱字、刻工及〈老子傳〉為「列傳之首」審之,本書確為北宋刊南宋遞修本。勞榦嘗言:「此書至精,今世幾無第二帙可與並論者,誠乙部之冠冕,人間之至寶也」。 此書版本為目前僅見,配補之南宋黃善夫本亦為珍稀,具特殊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
  • 代表圖像來源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 典藏或財產編號
    185467-185506
  • 保存現狀
    全書八函四十冊,金鑲玉裝。部分葉面有白塗料,少部分有蛀洞、水漬、缺損及書口裂開,餘尚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