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結網

結網在文獻稱之為「藻井」,又可稱為「天井」、「方井」、「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天花板結構及頂部裝飾手法,而臺灣的師傅們習慣稱為「蜘蛛結網」。通常選在天花板最顯眼的位置,由四周不斷向中心懸挑內縮的多層斗栱組成,交織成網狀的傘蓋形頂棚,深邃如井,所以稱為「藻井」。而中心處為八角形或圓形,稱為「頂心明鏡」常有龍形的彩繪,故也稱「龍井」。 而臺灣保存年代最早的結網,為鹿港龍山寺三川殿,戲台上方之結網。鹿港龍山寺八卦結網取「八卦」鎮邪及平安之意,結網猶如穹頂,在曲演時具有共鳴聚音效果。 日治時期,較具代表性的廟宇結網作品,出自於陳應彬及王益順兩位大木司阜,分別為漳州派及泉州派的大木司阜代表,其施作技法和作品風格深具代表性,也影響許多臺灣廟宇建築。 陳應彬(1864年—1944年)為臺灣大木司阜,為漳州派匠師代表。陳應彬受邀參與北港朝天宮改建,朝天宮三川殿龍虎門各設有一座矩形八角結網,通稱「長枝八角形蜘蛛結網」。陳應彬作品遍及全臺,主要以媽祖廟為居多,作品包括澳底仁和宮、板橋接雲寺、溪北六興宮、羅東奠安宮,長子陳己同於執篙汐止拱北殿後殿五座結網,重現父親結網技藝。 王益順(1861年—1931年)出身自福建省泉州府惠安溪底村,地自明代開始便出過許多優秀木匠,而王益順則出身自當地王姓木匠家族,18歲時就能獨當一面。1919年(大正八年)率領姪兒王樹發及十多名溪底司阜來臺參與臺北艋舺龍山寺改建,三川殿為正八角形結網,底座以八個木雕獅座將結網抬起,內部採八層斗栱層疊交錯組成,有如蜘蛛結網。在臺十餘年建廟生涯,所率領來臺的溪底司阜,作品遍及全臺,作品包括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臺南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臺北孔廟,其在臺灣的作品雖不算多,但對於臺灣廟宇建築卻有深遠的影響,為泉州派代表匠師。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東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處字第1030570896D號
    2014-06-30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文資處字第1041267356B號
    2016-01-06 00:00:00.0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6


    種類名稱
    木作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6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第1項規定。 2、《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至3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許漢珍 (歿)
  • 指定(登錄)理由
    1、廟宇結網設計圖式具有精準垂直、水平之斗拱尺寸比例及繁複鑿花裝飾圖樣,實作成品效果表現為圓錐形、螺旋錐形、八角錐形等華藻視覺效果,具有高度藝術性。 2、廟宇結網設計需具備繪圖及落丈篙施作能力,技術兼蓄大木結構及小木榫卯知識,頗富特殊匠藝性質,具有特殊性。 3、廟宇營造及結網作品大半座落臺南市,創造在地建築藝術風格及特色,為府城工藝瑰寶。
  • 代表圖像來源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