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名
枋橋頭天門宮誦經團
介紹
枋橋頭天門宮誦經團為枋橋頭天門宮歷史最久,保留最傳統的組織,今分舊團和新團(也稱「老班」和「新班」),新、舊團員有部分重疊。枋橋頭天門宮誦經團每月固定時間,分由老班、新班或輪流、聯合誦經。尤其 72 庄聯合進香,在該宮舉行聯合祭典中,由經師帶領宮誦經團誦讀經文,再完成接玉旨儀式。鹿港天后宮殿內,祭祀典禮儀式中誦經團擔當重要任務,交香當日早上誦經團先進行誦經,再進行交香儀式。
陣名
獻貢禮生
介紹
約民國80年代(西元1990 年代)成立,主要因應72庄前往鹿港刈香,協助儀式進行而組成,團員屬於志願性質。獻貢禮生在進香刈火、春節聯誼會和其他重要祭祀典禮中,也擔任協助祭祀者敬獻香、花、果、壽金和禮品等。
陣名
進香任務組織
介紹
1.香條組:天門宮選定前往鹿港進香,在置天台後1天,前往各個道路張貼香條。
2.拜訪宮廟:天門宮決定前往鹿港後,由主任委員、榮譽主任委員、常務監察委員組成團體,拜訪進香經過的宮廟,協調參拜和隊伍行進等相關事誼。
3.領隊車、彩排車和宣導車72庄聯合進香時,擔任領導整個隊伍的「領隊車」角色。
4.頭旗和大鼓陣:頭旗非「陣頭」,但在出巡中具有相當神聖性的象徵,負責向行經的寺廟致敬,或向出迎的寺廟陣頭答禮。
5.發符組:進香和回鑾遶境時,發符組沿路發給百姓平安符,交換香、花、麵等物品。
6.香擔組:進香時成立香擔組,輪流扛行香擔。
7.其它人員:天門宮大燈(大龍燈),由宮內挑選身強力壯者擔任。
陣名
火燒庄福德宮武館
介紹
今員林市火燒庄福德宮因設有武館,曾保護枋橋頭天門宮前往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平安歸來,長期以來成為進香團重要的伙伴。相傳有一次(約清代)72庄前往鹿港進香,因在鹿港遇事不能準時返回天門宮,經人傳話給火燒庄武館前往接香,才平安返回社頭。
陣名
報馬仔
介紹
在臺灣媽祖信仰中,「報馬仔」為神轎前端敲鑼的先鋒官,具有提醒沿途居民出來迎接,協助維持秩序的任務。枋橋頭天門宮72庄進香,例由鹿港天后宮派員支援報馬仔任務,天門宮也調派車輛協助載運路程。
陣名
繡旗隊、大旗隊和36執事
介紹
天門枋橋頭繡旗隊由12人組成,旗上繡有龍形圖案。大旗隊由100名成人執旗,旗上繡有「天門枋橋頭天門宮」字樣。天門宮執事牌有36付,進香時走在神轎前担任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