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漆藝

漆工藝,本市最早始於西元1916年,日人在新富町二丁目一番地(現今民族路接近三民路),設立「山中工藝所」,製造美術工藝品,也開啟了漆器技藝傳習之路。 漆器歷史可遠溯至河姆渡文化時期,考古發掘遺物出土漆木碗,迄今已將近7千年歷史,漆係採自漆樹之「生漆」,其有耐酸、耐熱效能,利用其隔絕效果塗刷於器物上,其後也發展至家具裝飾,明代更有《髹飾錄》詳撰漆藝技法,可見其歷史悠久及與生活關連之緊密。 漆器工法繁雜,胎體以漆層層包覆,每層塗刷、陰乾、打磨相當耗時,如係「脫胎」(夾紵)製作,則更是曠日費時,且生漆與皮膚接觸常引起過敏反應,俗稱漆咬,導致漆工藝傳承並不容易。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東區
    東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二字第1030006285號
    2014-01-16 16:31:17.0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遺字第1070114919號
    2018-06-07 00:00:00.0
    重新登錄傳統工藝、廢止傳統藝術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7


    種類名稱
    髹漆


  •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福佬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第1項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2、3目。
  • 保存者/保存團體
    賴作明(殁)
  • 指定(登錄)理由
    1.賴作明先生漆藝家學淵源,其作品具深刻藝術性、特殊性、地方性,於傳統技法中謀求創新,為全國性知名藝師,值得登錄保存。 2.保存者經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評定其作品具備漆器之色彩與形制之美,具有藝術性之價值。 3.以既有漆藝技法加以研發創新,對於漆工藝表現技法均有其熟練度與手法特徵,構成特殊藝能表現,富含特殊性。 4.家學淵源,師承其父賴高山漆藝技術,,長期傳承後輩於臺中地區且熱心推廣,形成當地特色流派,具有地方性。
  • 代表圖像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