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後林厝6號反空降堡

民國66年(1977)10月,國防部執行「大肚山9座及尾山反空降堡建造工程」,範圍涵蓋整個中大肚山,即都會公園與大雅區橫山里一帶。該地區範圍廣闊且地勢平坦,適合敵軍進行大規模空降任務,相關設施區域統稱為「林厝反空降陣地」。 本建物屬圓筒型碉堡,位於海拔308公尺,原任務為大肚山步砲聯合作戰區重要工事,負責中側西面開闊地火力壓制,但後以圍牆包覆於軍營內,已失原有聯合作戰機能。 民國95年(2006)臺中市政府即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後經調查研究,於民國102年(2013)更名為「戰後林厝6號反空降堡」,並補充其見證戰後國軍針對臺灣中部大肚山之軍備佈署及戰略思維之重要性。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西屯區
    大肚山都會公園北側軍事營區內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50071514號
    2006-04-24 17:14:10.317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一字第1020241433號
    2013-12-16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軍事設施


  • 現狀
    主體保存良好,部分附屬鐵件鏽蝕
  • 外觀特徵
    本建物外觀為圓筒型反空降堡體,並包含地下室指揮所,國軍人員是透過地面出入口進出反空降堡內部並就作戰位置。結構為鋼筋混凝土造,底座直徑約5.5公尺,牆厚約1公尺,高約9公尺,頂端為平頂式,可裝置對空重機槍與火砲。堡身有射口,可架設步槍或輕機槍。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維持現況
  • 使用情形
    國防單位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從出入口處進入地下指揮所,為囤放糧食彈藥與休息整備處所,地面堡身之室內空間,是以高度2.1公尺分佈於圓筒狀反空降堡體內,分為頂層、上層、中層、下層等四層,每層均開設三個射口。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西屯區
    永林段
    37
  • 緯度
    24.2145344245579
  • 經度
    120.601164232856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3、4條規定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本市古蹟歷史建築研究調查單位
  • 指定(登錄)理由
    ㈠ 本案建物前於95年4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原登錄名稱為「戰後號6碉堡」,嗣經本市102年第5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決議更名為「戰後林厝6號反空降堡」。 ㈡ 本建物為戰後國軍繼承日軍310高地「3102陣地」基礎作戰工事後,於西元1976年設置「林厝反空降陣地」修建之新式作戰工事,該區域範圍廣闊且平坦,適合敵軍進行大規模空降任務,國軍因應此一作戰狀況,進行反空降作戰工事佈署,屬機槍掩體,慣稱反空降堡。其外型為圓柱型鋼筋混凝土所建之結構體,底座直徑約10公尺,高約6~9公尺,壁體留有多處矩型窗口。 ㈢ 本歷史建築見證戰後國軍針對臺灣中部大肚山之軍備佈署及戰略思維,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4款評定基準。
  • 開放時間
    未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