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膽二膽(大擔小擔)戰地文化景觀

大膽、二膽原名「大擔」與「小擔」,位於金門烈嶼西南,與廈門形成等邊三角形,互為犄角形勢的大、二膽島,清代以前為扼控廈門港交通之重要據點。亦因風靈水秀,留下許多文人武將之題字石刻及墓塋。15-17世紀地理大發現之時,葡萄牙與法國航海圖中皆清楚點出大擔小擔之位置,並作為清道光22年(1842)開埠的廈門港至外海之航道門戶,及廈門周邊島群最早興建燈塔之地,重要性不言可喻。 民國38年(1949)以後,轉變為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相對峙的前線島嶼,其戰略位置不容置喙,扼守金廈海域,並封鎖原為國際對口的廈門港,佔有極為重要之軍事地位,展現豐富多樣化的戰地地景。

基本資訊

  • 現狀
    大膽、二膽全島為軍事離島,大膽島因開放觀光,部分建築已規劃為接待遊客的設施,周邊環境、設施、建築現況良好。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烈嶼鄉
    大膽段1~59等59筆地號、二擔段1~29等29筆地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20095486號
    2013-11-28 00:00:00.0
  •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內容與範圍
    大膽及二膽全島,面積886955.2平方公尺 金門縣烈嶼鄉大膽段1-59等59筆地號 金門縣烈嶼鄉二擔段1-29等29筆地號
  • 特徵
    大膽島地理略呈西北與東南走向,南北較高,中間成槽狀的沙洲。北部丘陵以北山為高,海拔45公尺,南部山地有高98公尺的南山及高34公尺的小虎山(小孤山)。全島形如鵝游水,長頸昂首,北山如頭,小虎山及南山如鵝身,中央狹長低凹的沙汕乃鵝頸部連接南北山,總面積為0.79平方公里。二膽位於大膽西南方,全島均為高地,以中央的小膽山最高,海拔52公尺,面積約0.28平方公里。 大擔小擔島自古扼控入廈水道,自清代成為廈門管轄之海疆要塞,設有水汛、砲台汛、石寨與燈塔,為當時閩南海上重要門戶。除此之外,並有天后宮、名人墓葬及文人武將題字石刻等,亦為廈門著名海外勝景。 而大膽二膽島成為近代史的焦點,則源自於民國39年7月26日發生的「大二膽戰役」,我軍史恆豐營長以298名兵力與堅強的防禦工事,擊敗擁有優勢砲兵火力支援的七百餘名登陸進襲敵軍,是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後,唯一受到敵軍登陸襲擊的第一線戰場。之後在「九三」、「八二三」及「六一七」等砲戰之中,做為管控廈門對外交通的軍事要地,則繼續承受數以萬計的落彈轟炸。時至今日,島上仍存在大量的防禦工事與各種軍事設施,為國軍「前線中的前線」。 隨著近年來兩岸情勢的緩和,大、二膽的軍事角色已不若以往之肅殺,但仍然扮演著自古至今的海上防禦及航海標的角色。而大二膽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亦成為近年吸引廈門遊客乘渡輪前來拍照遊覽的特殊海上觀光熱門路線。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 #816
  •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評定基準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具時代或社會意義/具罕見性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烈嶼鄉
    大膽段
    1~59
    2
    金門縣
    烈嶼鄉
    二擔段
    1~29
  • 關連的項目
    江柏煒主持,2013,《金門大膽、二膽軍事離島之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案》,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
  • 緯度
    24.38946
  • 經度
    118.16331
  • 法令依據
    《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至4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大膽二膽島是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後,少數直接接受戰役(「大二膽戰役」)襲擊的第一線戰場。民國39年的「大二膽戰役」,以兩百多名守軍兵力,挺住迎面擊來之進犯。而後接踵而至的「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及「六一七砲戰」,在這兩座籠罩於廈門沿海火砲射程的島嶼之上,曾承受數以萬計的落彈,為前線中的前線。 2.在緊張對峙的時代裡,大膽、二膽守備隊曾增加至一個加強營的編制,並以海上運補或就地取材為原料,日以繼夜動員全體官兵構築掩體工事。目前,島上遍佈嚴密的防禦設施如海岸據點、全島相通的地下坑道、層層阻絕設施等;包含對外的政治作戰播音站、播音牆、心戰牆及空飄站;以及和小艇坑道相通的醫療空間、軍事教化場所、休閒中心及隨處可見的精神標語。數十年來的全島備戰生活,各據點亦發展出承接精神寄託與信仰的廟宇等。此外,島上源自清初的著名勝蹟則有康熙剿海寇有功的「明威將軍墓」;以及康熙至雍正年間文人武將題名的「北山碑竭群」等,展現豐富多樣化的軍事地景。 3.相映其所處的時代紋理,大二膽依憑島上既存的地理、地質特性,以軍事訓練目的出發,輔以軍人生活需求,逐步開展成今日所見到的「軍事島嶼」。「他」在軍事基地顯現的豐富多樣,可謂一座具體而微的戰役紀念地,足以再現國共對峙及二十世紀後半葉世界冷戰下實存的一環。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視之,這兩座軍事離島之地景具有稀少性、不可複製性之特點,在「後戰地時期」成為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
  • 代表圖像來源
    曾逸仁
  • 特殊價值
    大膽二膽島是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後,少數直接接受戰役(「大二膽戰役」)襲擊的第一線戰場。民國39年的「大二膽戰役」,以兩百多名守軍兵力,挺住迎面擊來之進犯。而後接踵而至的「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及「六一七砲戰」,在這兩座籠罩於廈門沿海火砲射程的島嶼之上,曾承受數以萬計的落彈,為前線中的前線。 在緊張對峙的時代裡,大膽、二膽守備隊曾增加至一個加強營的編制,並以海上運補或就地取材為原料,日以繼夜動員全體官兵構築掩體工事。目前,島上遍佈嚴密的防禦設施如海岸據點、全島相通的地下坑道、層層阻絕設施等;包含對外的政治作戰播音站、播音牆、心戰牆及空飄站;以及和小艇坑道相通的醫療空間、軍事教化場所、休閒中心及隨處可見的精神標語。數十年來的全島備戰生活,各據點亦發展出承接精神寄託與信仰的廟宇等。此外,島上源自清初的著名勝蹟則有康熙剿海寇有功的「明威將軍墓」;以及康熙至雍正年間文人武將題名的「北山碑竭群」等,展現豐富多樣化的軍事地景。 相映其所處的時代紋理,大二膽依憑島上既存的地理、地質特性,以軍事訓練目的出發,輔以軍人生活需求,逐步開展成今日所見到的「軍事島嶼」。「他」在軍事基地顯現的豐富多樣,可謂一座具體而微的戰役紀念地,足以再現國共對峙及二十世紀後半葉世界冷戰下實存的一環。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視之,這兩座軍事離島之地景具有稀少性、不可複製性之特點,在「後戰地時期」成為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