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魚寮遺址出土高腹圜底罐

魚寮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該地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型。 魚寮遺址是嘉義平原地區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遺物內容非常豐富,文化特徵亦相當獨特,在考古學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魚寮遺址具有文化期相的代表性,能夠代表嘉義平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面貌。 高腹圜底罐為2002年魚寮遺址試掘19號探坑出土物,編號YL0147,主要功能可能為儲存,而非烹煮。此種形狀的容器在其他考古遺址極少發現,但魚寮遺址卻是數量最多的器類,可以說是魚寮類型的代表性陶容器。本件器物保存相當完整,雖然破裂,但卻只缺少幾個小碎片,已修復。形制為侈口,縮頸、圜底,最大腹徑接近底部。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北區
    館前路1號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20195867號
    2013-10-30 00:00:00.0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其他說明
    史前時代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99


    總類子類別名稱
    其他


    種類代碼
    G99


    種類名稱
    出土(水)


    其他說明
    史前時代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99


    總類子類別名稱
    其他


  • 年代
    距今約 2300 年-1600 年。
  • 材質
    泥質
  • 尺寸
    高48公分、口徑 16.8 公分、腹徑 25.8 公分、厚度 0.7 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東勢里太子大道15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3628123*311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評定基準
    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史事淵源/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其他


    保存空間地址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依據《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5、6款。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發掘
  • 出處或來源說明
    本出土陶罐為2002年魚寮遺址試掘19號探坑出土物,編號YL0147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高腹圜底罐為2002年嘉義縣魚寮遺址試掘19號探坑出土物,其功能可能為儲存,非烹煮。 (二)此種形狀的容器在其他考古遺址極少發現,但魚寮遺址確是數量最多的器類,可說是魚寮遺址類型的代表性陶容器。 (三)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5、6款登錄基準。
  • 代表圖像來源
    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提供
  • 典藏或財產編號
  • 保存現狀
    有受損已修復完成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