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忠正交趾陶

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起源於漢朝設置之交州,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越南北半部與廣東石灣陶皆同屬唐三彩分支,於清中葉以後,由閩粵一帶工匠將其製作技術傳入臺灣。由於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老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據說日治時期,日人將交趾陶師葉王的作品送至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評其為「東洋絕技」而受珍視,因此日本人又稱臺灣的交趾陶為「嘉義燒」,而「交趾燒」、「交趾陶」的名稱也因此沿用至今。事實上,臺灣交趾陶名稱雖源自於日本,但型式、作法、用途則源自中國,但後來卻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縣
    新港鄉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20000130號
    2013-03-04 16:28:04.0
    登錄傳統藝術公告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070182950
    2018-09-11 00:00:00.0
    「傳統藝術」名稱變更為「傳統工藝」
  • 級別名稱
    傳統工藝
  • 種類
    種類代碼
    E1.3


    種類名稱
    製陶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61248 嘉義縣太保市東勢里太子大道15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3628123-316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評定基準
    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法令依據
    《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二條第一項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陳忠正
  • 指定(登錄)理由
    承襲洪坤福派的交趾陶技藝,技法優秀,保存傳統藝術價值結合鄉土文化,創新發揚地方文創特色,具傳統性、特殊性及地方性,爰以登錄為傳統藝術。
  • 代表圖像來源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