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馬蘭複音歌謠,學界稱「對位式複音歌唱」。自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起,就有日本學者北里闌、黑澤隆朝等做了錄音紀錄。臺灣光復後,呂炳川、許常惠、吳榮順等做了錄音紀錄並推廣。呂鈺秀、明立國、孫俊彥等,都給以高度評價。族人巴奈.母路和高淑娟,也紛紛做紀錄並推廣。民國85年(1996)經由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宣傳短片,將臺東馬蘭郭英男夫婦的歌聲,傳送到全世界之後,馬蘭複音歌謠幾乎成了阿美族音樂的代名詞。 馬蘭複音歌謠長久以來,都是臺東馬蘭一帶的獨特唱法。花蓮地區的北部阿美族,就沒有這樣的唱法。但是隨著遷徙和婚姻的腳步,目前也有發展到東海岸的都蘭、宜灣、胆曼、真柄、長光部落,以及花東縱谷的日卡地(永昌部落)等地。 馬蘭複音歌謠最少需要2名或2名以上的壯年族人,由一位男生領唱,先唱一段開頭的部分,再由別的歌者接下去。通常是由女性接下去唱高八度的高音部分,其他的人則在一般的音域演唱。不論是高音域或一般音域,每位歌者都要善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技巧去變換旋律以及即興填詞。在主唱者的音域中穿梭,讓聽的人感覺歌曲在過程中似乎相同卻又有些不同,結束時又合於同音。這種特殊的歌唱技法,在臺灣原住民當中是少有的,所以有天籟之音的美譽。 馬蘭複音歌謠是阿美族人生活的一部分,歌者或歌者之間,需要有長久部落生活的累積經驗、相互間的默契培養,才能盡情發揮。所以善歌者多為壯年以上的夫妻檔,以及同一個年齡階層(kaput,卡布特)的夥伴夫妻檔。這樣的一種歌謠和生活的相輔相成,是值得讚美的生活美學。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