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玉管

為條狀玉材修磨成圓柱狀後,自兩端鑽鑿貫通而成之管形玉飾,管身磨製精良,斷面近呈正圓形,管口多半齊整,少數管口略凹,可能為用途所需或使用後軟耗所致。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東縣
    臺東市
  • 數量
    5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資局物字第10120133973號
    2012-11-07 00:00:00.0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2


    種類名稱
    生活及儀禮器物


    種類子類別代碼
    G2.1


    總類子類別名稱
    信仰及儀禮器物


  • 年代
    距今2800-2300年
  • 材質
    臺灣玉
  • 尺寸
    (1)長:28.6 cm寬:0.95 cm厚:0.9 cm(2)長:29 cm 寬:1.05 cm 厚:1.05 cm(3)長:28.7 cm 寬:0.95 cm厚:0.97 cm(4)長:28.6 cm 寬:0.95 cm厚:0.99 cm(5)長:28.45 cm寬:1.05 cm厚:1.0 cm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特殊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保存空間地址
    950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保存空間屬性
    博物館、圖書館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1、3、5、6款;第6條及第7條。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移撥
  • 出處或來源說明
    卑卑南遺址;臺東縣政府採集發掘移轉標本
  • 指定(登錄)理由
    管形玉器為卑南遺址所出土極具特色之玉器,係用條狀玉材修磨成圓柱狀後,自兩端鑽鑿貫通而成為管狀,長達29公分。與台灣東部及鄰近國家其他遺址所出土同類玉器相較,此組管型玉器,是目前所知長度最長者。推測其用途是由5件收攏成束置於墓主身旁,作為陪葬品或作為某種特定目的使用。綜而言之,此組玉器外觀研磨精緻,1組5件規格均一,為現存最長鑽穿之玉管,凸顯臺灣新石器時代製玉工藝的技術高超及世界級的獨特性。
  • 典藏或財產編號
    201216-00002~00006-PN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