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庫順天宮

土庫順天宮創始於清順治初期,初始為「土埆廟」,清道光十四年(1834)集資動工興建前殿,六年後(1840)興建後殿,咸豐二年(1852)地方仕紳重修前殿,建敬聖亭及左廂,光緒二年(1876)籌資興建右廂,歷經百餘年,廟宇漸露出破損模樣,地方仕紳顏丁全、林永振、陳榮士、林昭鼎、陳台煊、林進、陳清泉等人與日本官吏篠崎喜代吉(街長)於日治時期(1934)招募資金修建成現今模樣之美侖壯觀廟宇。1940年日本政府在台實施皇民化政策,當時順天宮重修董事篠崎喜代吉乃設法接洽配合日本「古義真言宗台灣開教計畫案」,申請加入為該案第34所關係寺廟,正式成立「台南州虎尾郡土庫庄土庫支部」成為「高野山大師教會支部」遂派群馬縣新田郡吉祥寺迎請觀世音菩薩神像至本宮正殿奉祀,天上聖母等神尊則暫退居至後殿供奉,順天宮才免遭日本政府損毀,直至1945年天上聖母才回歸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則退往後殿奉祀。民國94年依據舊廟型式,保持原有風貌整修左右殿(三官大帝、文昌帝君殿)屋頂及神房。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雲林縣
    土庫鎮
    中正路109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17402340B號
    2012-10-31 11:48:57.0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外觀特徵
    土庫順天宮坐落於土庫市區,為一典型中國南方寺廟建築,燕尾式屋脊,「龍鳳呈三星」之剪黏,頗為壯觀。正殿三川,具有三門加上兩側龍、虎門,正面看去擁有五門,是帝后神格享有的榮譽。廟內建築材質,舉凡脊、桁、拱、柱、樑、簷、棟,均以槐杉為材料,以高超的建築技巧及雕刻技術架構而成。
  • 使用情形
    寺廟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土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31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觀光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5523218
  • 主管機關名稱
    雲林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室內特徵
    殿內分三川、中庭、正殿、後殿(觀世音菩薩殿)、三官大帝殿、文昌帝君殿,由迴廊與八卦門相通連。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雲林縣
    土庫鎮
    菜園段
    1418
  • 緯度
    23.676461
  • 經度
    120.39071
  • 法令依據
    具備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4、5、6項之基準。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


    多媒體名稱
    土庫順天宮


    拍攝時間
    2022/07/2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


    多媒體名稱
    土庫順天宮


    拍攝時間
    2022/07/2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


    多媒體名稱
    土庫順天宮


    拍攝時間
    2022/07/2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


    多媒體名稱
    土庫順天宮


    拍攝時間
    2022/07/26


    檔案網址


    拍攝者
    雲林小分區


    多媒體名稱
    土庫順天宮


    拍攝時間
    2022/07/26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增修建雖多,部分建物裝飾仍保有原有特色。 (二)雕刻、剪黏均頗有水準,為著名營建匠師之作品。 (三)營建格局、細部等均具優美之價值。 (四)建物歷史見證皇民化過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