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富源保安宮

保安宮俗稱城隍廟,清光緒14年(1888),清廷設臺東直隸州,原本要將行政中心設於水尾(今瑞穗),但因之前「大莊事件」水尾遭焚毀,因此州治仍設於卑南(今臺東市)。隔年,謝芳榮先生建茅屋一間,取名保安宮,奉祀城隍,與台北大稻埕同源自福建同安,屬霞海府城隍,在台灣其輩分僅次新竹都城隍。由於城隍負有陰間保安任務,故稱保安宮。此廟為花蓮地區最早的城隍廟。日昭和4年(1929),鄉民捐資改建成三、四坪大之石造廟宇,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有廢廟宣佈,居民唯恐信奉的城隍遭破壞,村民吳進益、楊德發、林朝順將城隍金身護持遷往復興山腳下(瓦窯仔),暫時供奉在一棵大茄苳樹下躲藏,至光復後金身方遷回廟中。 據富源耆老陳維鳳先生口述,富源舊地名「拔仔庄」,此地早在漢人來此之前,已有阿美族部落於此。依據文獻推斷,至少在清光緒三年七月,後山中路阿眉番阿棉納納等社復叛事件時,此處即應有駐軍。至光緒九年時,此地(即後山中路)所駐紮之清軍,即為張兆連所先率的鎮海中、右兩營。後來光緒13年4月完工的集集水尾古道(又稱關門山古道)的東段,即由張兆連於富源督工興築。「拔仔兵」存在於文獻上,足以顯示此地在清未軍事上實具有研究的價值。而保安宮位置所在,就在漢人庄和原住民部落的界線上,這樣的地理區位,也深具族群關係之意義。 民國39年(1950),善男信女集資重建為水泥磚造瓦混合構造之廟宇。民國61年(1972)又重新建設,成為鋼筋水泥構造之舊式廟宇建築,分正殿、偏殿。占地七百坪,建坪八十八坪,才變成今日之廟宇,但仍可見昭和9年陳毛、張阿炎所獻之龍虎堵。廟內有磚刻的福德正神,而盤古大帝牌位置於五穀先帝神龕內。 農曆五月十三日是城隍爺的生日,富源地區的保安宮主祀霞海城隍,所以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及巡庄活動。不同的是,保安宮城隍保有夜巡探訪民間的習俗,因此,保安宮在每年農曆五月十二日晚上,會召集庄內各陣頭前往助陣,共同乘車遊庄。每年的「暗訪」,是拔仔庄年度盛事,以往皆以人力合挑大鼓,沿途競技、爭相貼紅、鞭炮聲不絕於耳,已成為居民共同的回憶。而十三日當天,則擴大繞境活動,南至瑞穗、北至大富,成為地區最大的盛事,而其路徑必安排經過復興山腳下昔年避難處,以示不忘舊恩。 山門楹聯(嵌入廟名)為:保善懲惡何須階前多叩首,安徹瑕瑜豈容台下細搖臂。 正殿楹聯(嵌入廟名)為: 保障一方善士自然獲福,安排三木奸雄到此寒心。 正殿楹聯(嵌入村名)為: 富貴豈天成厲至方能多福,源泉當有本遠水自可長流。 楹聯字體皆是楷書,陰文刻法,山門採用水泥材質,正殿採用大理石材質。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瑞穗鄉
    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中正路一段239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10194216A號
    2012-10-18 16:14:18.0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主體結構完好。
  • 外觀特徵
    廟門牌樓位於中正路一段入口,保安宮為正身五開間建築,兩旁增建RC坪頂附屬空間,金爐位於虎邊前廣場,RC仿舊式廟宇建築,分為正殿偏殿。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日常維護及環境清潔工作
  • 使用情形
    信徒參拜,廟方有定期維護。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土地所有人
    鍾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花蓮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6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室內特徵
    仿木構造神韻渾厚、為上乘作品。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花蓮縣
    瑞穗鄉
    源北段
    1046
    2
    花蓮縣
    瑞穗鄉
    源北段
    1051
    3
    花蓮縣
    瑞穗鄉
    源北段
    1052
  • 緯度
    23.576315
  • 經度
    121.375888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第1項、第3項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款、第4款規定。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發展協會、花蓮縣94年文化資產普查委託調查案成果報告書
  • 指定(登錄)理由
    (1)富源保安宮奉祀城隍,為當地重要宗教信仰中心、具歷史發展重要意義的近代廟宇,與東部漢人進入的開發息息相關,清末「開山撫番」階段的歷史意義充分,且與霞海城隍信仰移入有關,具歷史文化價值。 (2)富源保安宮為仿木RC構造之廟宇建築,仿木構神韻渾厚,為上乘作品,可顯現時代風格,具建築史或技術史價值。 (3)拔仔庄的人群構成多元,富源保安宮為特殊意義的廟宇,具歷史建築價值。
  • 開放時間
    隨時開放民眾參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