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壹善堂

「壹善堂」為臺中地區重要的齋教建築之一,開山祖廖勃,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屬於「活廖死張」系統之「詔安客」。清光緒初渡海至福州湧泉寺,皈依師父為住持懷忠和尚;返臺後於光緒8年(1882)在南屯山仔腳設立簡易齋堂,廖勃逝世後由其孫廖順孝於光緒18年(1892)改建為符合齋教龍華派之標準配置,並正式開堂名為「壹善堂」。 壹善堂創建時為傳統三合院之格局,後方設置「化胎」為客家建築之特色,也是民居化齋堂的代表性建築。後因道路拓寬,部份遭拆除。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南屯區
    忠勇路59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10076914號
    2012-05-11 15:42:43.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2


    種類名稱
    寺廟


  •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 外觀特徵
    建物具有清朝詔安客家民居建築構法特徵,日治時期的和風彩繪圖樣及西洋柱飾等裝飾,皆屬見證南屯地區歷經清、日兩個政經環境變遷的歷史。
  • 使用情形
    原用途寺廟使用,虎邊廂房為社區活動室。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廖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臺中南屯地區僅存具有龍華派法會辦供行為特徵之齋堂空間。 南屯地區少見存有完整的傳統詔安客家民居化家族齋堂,其拜亭與拜殿的設置及潮州式棟架是本案與附近傳統民居建築特徵最大的差異處,突顯其稀少性的特別意義。 長生祿位廳供奉壹善堂開山祖廖勃與其師父懷忠和尚、其妻楊棋楠之長生祿位,其中楊氏之祿位稱其為「第一代優婆夷」(即受五戒在家修行的女居士),較為罕見。 蘇式彩繪主題迎合齋堂信仰的精神,有勸世故事題材,也有各種吉事象徵的自然花草題材;同時,也有象徵經歷殖民時期的彩繪題材。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南屯區
    保安段
    656
  • 緯度
    24.144514
  • 經度
    120.614512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壹善堂」為臺中地區的重要齋教建築之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2.其座落於大肚山麓,為臺中地區客家族群聚集地之一,見證臺中地區客家族群開發史。 3.建物同具清代傳統構法、彩繪、木雕等特色,及日治時期洋風細部與日式和風彩繪,深具特色;見證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該地區的發展史,極具文化資產價值。 4.於臺中市南屯地區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