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日治時期隸屬於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廠(台糖花蓮糖廠前身)。早在1890年日本殖民台灣前,因為粗糖原料短缺,日本國內發展精製糖業面臨來源。甲午戰爭後,臺灣無疑成為糖產地提供粗糖原料給日本本土產業。1895年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在民政局下設立殖產部負責初期調查。明治33年(1900)臺灣總督府在高雄市橋頭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903年由臺南地方仕紳創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後期因為資金及經驗缺乏遭改組。大正3年(1914)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至臺東拓殖株式會社並著手開發東部事業。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為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的建築群之一。大和工場興建於大正2年(1921)為新式製糖廠。工場規劃包括原料來源、運輸系統、水源及生產設施等。大和工場區空間順序由北至南為生產工廠、行政辦公室、運輸鐵道、宿舍群、醫院、學校等空間。戰後國民政府領臺更名大和工場為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機能改成光復原料區、工會、政風等辦公室。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的保留證明了臺灣糖業的歷史及製糖產業在花蓮的發展。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花蓮縣
    光復鄉
    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10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1000172627A號
    2011-10-04 15:20:36.0
    變更/修正
    府文資字第1010011168A號
    2012-01-19 11:50:05.601
  • 種類
    種類代碼
    A20


    種類名稱
    辦公廳舍


  • 現狀
    原為光復原料區、糖廠工會、政風的辦公室,隨轉型改制而閒置,民國98年(西元2009年)因電視劇租借整理作為拍攝場地,現況為阿嬤廚房餐廳使用。
  • 外觀特徵
    寄棟屋根形式,水泥瓦屋頂,窗畫採推側窗,下部設置高40cm無雙窗,雨淋板外牆並於房屋四周設置斜撐木加強穩固防颱防震。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日常清潔及管理維護
  • 使用情形
    阿嬤廚房餐廳。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臺OOOOOOOOO
    建築所有人
    臺OOO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花蓮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6
  •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室內特徵
    原料區辦公室位於糖廠街遊客服務中心對面,北側規劃為餐旅與體驗展示區,內側整建為日式宿舍住宿區,建本本體分為廚房、辦公室、展售區及用餐區。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花蓮縣
    光復鄉
    新庄段
    452-1
  • 緯度
    23.655227496291015
  • 經度
    121.42012160805014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規定。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臺灣雜誌社記者,〈製糖會社總覽〉、莊天賜,〈臨時臺灣糖務局與臺灣新製糖業之發展(1902-1911)〉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廠區內除工場外較獨特之建築,為工廠生產外另一工作場所,建築形式、格局因其使用目的而不同,具保存價值。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