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公園

嘉義公園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嘉義公園」最早於1902年(明治35年)有相關規劃,創建於1911(明治44年)。1934年(昭和9年)在嘉義公園西北側增設兒童遊園地。戰後,與嘉義公園合併改稱為「中山公園」,1996年更名為「嘉義公園」。「嘉義公園」配置與設計有其特殊性,規劃配置重視自然紋理,保留地形地貌及水文野溪生態,與當時多數的平坦地形或開闊型坡地都市公園不同。園區內植栽景觀包括金龜樹、黑松、楓香、芒果、榕樹、龍眼樹、錫蘭橄欖、木麻黃、欖仁、柚木、火焰木、鳳凰木、側柏、楓香、小葉南洋杉、大花紫薇、盾柱木、浦葵、臺灣肖楠、大王椰子及紅花風鈴木等樹種。「嘉義公園」內野溪上方建有不同型態的橋,其中日の丸橋、彌生橋及無名拱橋,保留當時橋的型態工法,為文化景觀特色。目前園區內具有文化資產身分的設施包含:清代嘉慶年間鐵炮二門、清高宗敕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碑記、嘉義神社暨附屬館所、嘉義明治丙午烈震賑災紀念碑、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此外,園區內於1964年興建孔子廟。2001年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豎立在嘉義公園內。在嘉義神社原址上興建的射日塔,具有教育、遊憩等多種功能。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嘉義公園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31&id=20110216000002。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市
東區
王田里啟明路264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05100471號
2011-02-16 09:30:26.0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嘉義市政府
內容與範圍
啟明路以東、民權東路以南、東臨植物園、南臨嘉義市立棒球場。
特徵
日治時代西式公園,具時代前端的公園休憩與文化特質。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忠孝東路275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506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評定基準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具時代或社會意義/具罕見性
關連的項目
孔子廟與清領時代重修文廟碑記、重建玉峰書院碑記 民國一江山戰役紀念碑 清領時代古砲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蒸汽火車頭 「七虎耀諸羅」和「威震甲子園」銅雕紀念物 射日塔景觀 陳澄波之嘉義公園相關畫作
緯度
23.482848778580188
經度
120.46363869103911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4條、《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5條規定辦理。
指定(登錄)理由
1.休憩場所見証都市生活發展並集自然、人文於一園,堪稱歷史事件場所。 2.陸續添置多處紀念碑,內涵多元景觀,歷史縱深度極為獨特。 3.具百年歷史的少見大型公園,見証時代變遷,深具社會教化意義。
代表圖像來源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