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咸豐九年(1859年),淡水開港通商,成為清末全臺最大的商港,並廣設洋行等政府機關,但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有感淡水河逐漸淤淺、航運不便,便將港口貿易重心轉移至基隆港,因此淡水港對外運輸的優勢消失,總督府重新規畫淡水地區的建設,如開設學校、鐵道淡水支線通車及各大市街開闢等,經過幾年建設,淡水地區以北烽火街一帶逐漸形成日人行政與居住區域。 木下靜涯先生約先於大正八年(1919年)來臺訪友短暫滯留,並在大正十二年(1923年)將妻兒接到臺灣定居,最初便是居住於淡水烽火街地區的達觀樓,而後租下當時編號為26番地的三層厝,以作為畫室、畫廊、居住場所,並取名為「世外莊」,即為今日所見之「木下靜涯舊居」。 木下靜涯一家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返回日本,此棟建築於二戰後陸續由淡水稅捐稽徵分處所屬職員使用,並於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淡水區
    三民街2巷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0990018229號
    2010-12-08 00:00:00.0
    變更/修正
    北府文資字第0990020516號
    2011-01-07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建物屋頂崩塌,以鐵皮緊急覆蓋修復,並有多處木構件腐朽,而建築結構亦有嚴重破壞、植生攀附牆壁之情況,民國一百一十年(2021年)進行修復工程,現已完工。
  • 外觀特徵
    木下靜涯舊居座東向西,主體建物樓高兩層,面寬約12公尺,為一矩形平面。屋頂屬兩落水形式,樓高8公尺並設有戶外樓梯分作兩折緊貼建物北側牆面,沿此戶外梯直上二樓簷廊,簷廊西側設有四支直通一樓的紅磚柱,為白灰粉刷式樣,用以支撐簷廊樓板及屋頂等結構,而磚柱間砌有約82.5公分高、13公分寬之嵌有樓空花格磚的混凝土扶手,簷廊東側牆面則可見兩扇窗及三座木門。 後期增建物依附於主體建築東北側,係一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建築,並採紅磚作為主要牆體材料。整體平面呈「L」字型,屋頂上方設有磚造水塔。 資料來源: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因建物多處有嚴重毀損,故應依現況做緊急修復處置,並對建築整體作解體調查及全面檢視,以待修復工程之進行。 資料來源: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使用情形
    經整修後作為展覽空間使用,一樓介紹修復歷程、畫家生平及對台灣藝術的貢獻等,二樓展示木下靜涯在淡水的日常生活故事,並復刻木下靜涯在小倉畫室的相片,可一窺膠彩畫家的創作場景。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建築本體屋架作法為將一粗壯的圓木東西向敷樑架設於承重牆上,再於其上立起四支直徑14公分之屋束,屋束上組有斜桿直徑約14公分,上方設置安置桁條之木檔,此作法約為日式屋架中洋小屋之變形作法。 主體建築內部為一矩形平面,內牆多為木製,並使用木隔間分割空間為三大部分,一樓空間正中為明間,左右兩側各為次間,右側次間串聯主體建物與東北角增建物,增建物亦為形狀方整之矩形空間;而二樓以簷廊作為串連各空間的主要動線,最北側木門內設有走廊,連接右次間的臥室及明間後側臥室,室內木牆隔間牆身下半由木柱及薄木片製成,上半40公分處設置可通風之網狀格柵木條。 資料來源: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北市
    淡水區
    中正段
    472
  • 緯度
    25.1714747788344
  • 經度
    121.439260281751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新北市歷史建築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此建物構造顯得破舊而不完整,但主體的空間形式及磚柱,仍呈現十九世紀末磚造洋樓風格。 (二)日治時期影響臺灣美術發展與啟蒙甚鉅的畫家木下靜涯,曾長居於此屋,當時臺灣畫家常會聚於此,對臺灣美術發展史而言,具非常重要之地位。 (三)從整體區位來看,此建物連結了紅樓、舊警察局宿舍、媽祖廟及重建街街屋等文化資產,將此保留使此區域之歷史風貌更具完整性。
  • 網站名稱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30—17: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 09:30—18:00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詳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官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