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水社口楊宅

楊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約在乾隆年間遷臺,楊氏先祖來到清水時,先居住於社口一帶。而後往西勢發展,道光7年(1827)楊氏家族分家後,二房與三房回到社口定居。楊氏家族自乾隆年間遷臺以來,一方面辛勤墾殖增加田地,一方面積極從事商業活動,到了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已經成為中部地方上較有社會影響力的家族。 奠基於清代拓墾的精神與累積的家業,楊家於日治時期成為清水地區重要的家族,其人才輩出,對地方發展與臺灣民主自治進程貢獻良多,在日人地位高於臺灣人的年代,楊紹泉、楊基振、楊基銓都曾擔任重要的公職,尤其楊肇嘉更是推動臺灣地方自治的先驅,是臺灣史上重要的人物。 戰後的楊家,仍擔任政府重要的政經推手,例如楊基先為臺中市第一屆民選市長、楊肇嘉擔任省政府民政廳廳長、楊基振任職於省政府交通處、楊基銓出任行政院經濟部常務次長,主管農漁業經濟。綜觀楊家人的經歷與貢獻,可說是一部臺灣近代史的演變。  社口楊宅原為三座三合院並列之建築群,其中北棟已於民國99年(2010)拆除。現存之中棟創建於清光緒11年(1885),南棟創建於清同治至光緒9年間(1862-1883),並於日治大正年間(1912-1925)增建「蘭室」。昭和10年(1935)與戰後民國88年(1999)皆因震災受損嚴重而有重修。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中市
    清水區
    臺中市清水區西社里鎮新南路116巷1號、3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資字第0990004921號
    2010-07-12 00:00:00.0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古字第11100403541號
    2022-03-07 00:00:00.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民國101(2012)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民國107(2018)年完成規劃設計。
  • 外觀特徵
    規模與格局: 清水社口楊宅包括中棟與南棟兩座三合院: (一)中棟: 是指由主體建築單進正身與左右內、外護龍組成之合院建築群體;包括內、外二道院門與院牆圍合出門口埕、內埕與外埕,以及外埕兩座旗桿與一口古井。 (二)南棟: 是指由主體建築單進正身與左右內、外護龍組成之合院建築群體;包括內、外二道院門與院牆圍合出門口埕、內埕與外埕。 以三合院為基本格局,不做多進,左右有雙道護龍與雙重院門(兩道圍牆),以及門口埕、內埕(族人的私密空間)及寬廣外埕(家族共用的空間)等。楊宅與中部居民建築的不同之處,在於三合院前有內、外兩道土埆磚造院門與院牆,牆中央有一階梯形門罩的院門,兩道牆之間又有左右內、外護龍,具有圍護、環抱的意象,防護主體建築機能相當鮮明,在空間的區隔上頗具特色。院門的造形除了視覺上的美感,同時亦營造出重門深鎖,庭院深深之感,兼具防禦的功能。兩棟宅第之間的巷路,更設置了「隘門」提昇了防禦力與安全感。
  • 使用情形
    活化再利用規劃進行中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祭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其建築規模、形制與裝飾作法有一定的水準,雖未必是地方之冠,但亦有其可觀之處。中棟正身明間為「穿斗式」九架楹,脊檁下直立一根將軍柱,瓜筒皆呈簡潔的「方筒開鼻」外牆則為承重牆構造,屬「承重牆與柱樑混合構造」。步口廊部份,明間立兩木柱,正立面有壽樑,前後做步通、斗拱,木構件如插角(雀替)、員光、束橢等均有細緻木雕表現。正立面門楣上立三間鏤空窗框,中間兩扇板門,左右為兩扉花鳥題材的木雕格扇(櫺門)。正廳門楣上有多幅日治風尚的流行彩繪,且保留大木桁架、斗拱與傳統工藝裝飾,清光緒年間的板門書畫彩繪已於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 年)重繪為現今彩畫,畫風典雅樸實。 南棟正身明間屬「擱檁式」之九架楹,構造形式為「承重牆構造」。步口廊部份,明間立兩木柱,正立面有壽樑,前後做步通、斗拱,木構件如插角(雀替)、員光、束橢等均有工藝精實的木雕表現。正立面門楣上立三間鏤空窗框,中間兩扇板門,左右為兩扉格扇(櫺門),上條環板為四季花朵為題材的木雕、隔心施以「螭虎團爐」的細木雕飾。右內護龍的山牆上留有唯一的懸魚泥塑,樣式採「鮑魚型」作工頗為細緻。 整體而言,「清水社口楊宅」木作相當精緻、精實,具傳統工藝價值;而書畫與彩畫見證了日治時期的流行風尚。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中市
    清水區
    社口段社口小段
    41
    2
    臺中市
    清水區
    社口段社口小段
    42
  • 緯度
    24.271108
  • 經度
    120.569134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4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楊家在地方史及臺灣史曾有相當重要之事迹,在清代、日治時期和戰後均有名人出現,對臺灣社會發展頗有貢獻。楊家人文薈萃,文風頗盛,為本縣之牛耳。 目前僅存之二座三合院,中間院落為燕尾翹脊,最南一棟為馬背式,且大木棟架,雕刻裝飾或彩繪典雅樸實,其彩繪為名師劉沛作品,中落並存有「明經進士」古匾,具有文物保存價值,極具古蹟保存價值。 2.具歷史上建築意義及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宅第之構造,磚作及木作,均相當精緻,具高度之傳統工藝價值。 本宅第歷經清水大地震,後再大部重修,可見證各時代之地方營造差異。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楊家宅第興建於清同治年間,至今近兩百年,時間久遠,其空間型制為兩道門牆,左右雙廂房、中棟之正廳及廂房屋頂均有燕尾脊裝飾、穩健渾厚,具稀少性。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