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港鶴棲別墅

鹿港鶴棲別墅創建於光緒17年(西元1891年)間,清代作為錢莊使用,前段為商業空間,後段為自宅使用。但是第一進門廳於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時所修建,鶴棲別墅正廳書法及人物彩繪為昔日鹿港秀才鄭鴻猷於大正3年(西元1914年)所繪。此時期原第一進之商業空間變更為自宅使用,其他空間則作為租賃。 鹿港鶴棲別墅王家其入閩始祖王右成,入墾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鑾美社,傳至十三世王景,諡號克明,王景之長子王世審、次子王世宰,皆無子,由王世宣之子王德隆承嗣。王景的三子王世宣,其諱宣,字世昭,號義軒,王右成派下第十四世子孫。王義軒生於乾隆28年(西元1763年)。王義軒自乾隆49年(西元1784年)渡臺經商於鹿港街,其弟王承軒一同東渡,十四世的王義軒成為王家渡臺始祖。後與兄弟王承軒同卒於嘉慶25年(西元1820年)。王家作為「泉郊」,在與中國的貿易中賺得不少錢,同時成為大地主,具有二十多甲土地。 十五世王德隆生有五子,二子王媽仲(十六世)之次子王載祥(十七世)即鶴棲別墅主人。王載祥生年不詳,卒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王載祥之子王生(十八世),生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卒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曾任鹿港製糖公司支配人。王生字秋澄,為鹿港詩人。大正3年(西元1914年)鶴棲別墅重新髹漆時,聘請清末秀才鄭鴻猷書寫的對聯,其落款稱王生為「秋澄仁兄大人」。 王生之子王煌,為螟蛉子,生於明治33年(西元1900年),日治時期王家經營金融信託放貸業,以三泰行商號與中國貿易經商,為泉郊商號之一。在昭和12年(西元1937年),與鹿港泉郊商人,創建「財團法人鹿港泉州金長善鄰會」,日後,王煌前往中國經商,因故受牢獄之災含冤而死。王生之女為王夢月,招贅林錦,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次男林敏夫一房即搬離鶴棲別墅。日後,鶴棲別棲由長男王則夫一房居住,民國80年(西元1991年)曾發生民間借貨倒會風波而搬離鶴棲別墅,至此,鶴棲別墅即無人居住而日漸受損。 鹿港鶴棲別墅因王家後人離開而一度荒廢,直至民國79年(西元1990年)左右黃錦壽遷居於隔壁,將此地整理打掃供行人休憩,但仍然多處破舊。民國99年(西元2010年)經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並由王家後人同意由鹿港鎮公所代為管理,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起進行修復,直到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整修完畢作為工藝展覽館,供民眾參觀。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鹿港鎮
    大有里後車巷7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90000234C號
    2010-04-07 00:00:0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鹿港鶴棲別墅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狀為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修復之樣貌,建築狀況良好,現作為工藝展覽館,並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供民眾參觀。
  • 外觀特徵
    鹿港鶴棲別墅位於鹿港後車巷,後車巷為所謂的「九曲巷」中之北段。鹿港沿溪平行發展的三條主要道路:舊街、大街及九曲巷,前二街道為鹿港當年的主要商業街道,九曲巷則為夾於二街道中間;屋背後的一條狹窄巷道,為一彎曲轉折具空間趣味,且有高大圍牆的寧靜小空間。 鶴棲別墅為鹿港當地傳統之不見天街屋形式,街屋特色為「共同壁」的建造;格局華麗,方位座西向東,沿街面較一般街屋稍寬約為10公尺,為三開間形式,深度配置為三進二過水。前埕兩側靠牆處各有半個八角形花臺,磚砌花臺外敷灰泥,並於上下緣皆有外凸線腳。前庭及兩側花臺各植二樹,對稱而立,在小巷中形成一綠樹成蔭之小空間,表現了現代都市中傳統街屋充分利用空間之特色。第一進門廳於日治時期重修,立面以西式語彙呈現,兩旁裝飾西洋柱式,門廳隔一前庭臨接後車巷;廳堂面寬三開間,中為神明廳,兩旁廂房為起居空間。中央明間為凹壽形式,凹壽正中主入口為一圓拱門,弧形線腳圓拱,下方以二仿西式具凹槽之柱子支撐,圓拱門内於圓拱下有一水平門楣,内則為二板門。圓拱門上方一灰泥粉刷框邊,木刻字體横匾「鶴棲別墅」,匾上屋簷下則一水平額枋帶橫貫整向立面。門兩側及兩次間,皆各一弧拱上下拉窗,以灰泥粉刷線腳為窗外框。第二、三進為傳統閩式建築,三進背側部分與歷史建築施進益號古宅相接,為鹿港當地傳統街屋形式的住宅。早年其登錄範圍僅有鶴棲別墅主體,左右側空地未同時納入。 鹿港鶴棲別墅第一進門廳、第二進廳堂及第三進均為硬山厝頂,厝脊以大脊形式組成,前後的過水廊以小脊組構,其脊頭為馬脊(馬背)。在屋面方面,第一、二、三進鋪設紅瓦,前、後過水鋪設黑瓦。 鹿港鶴棲別墅第一進及第二進為「承重牆與柱樑混合構造」;第一進以磚、石為主構造,木板為隔間,木隔間牆堵分為裙堵、身堵、水車堵三段;牆體由紅磚砌築,磚面白灰粉刷,仿石砌牆面,門樓立面屬閩洋折衷風格。第二進前簷廊以簷柱及格扇分出三開間,兩側為起居室,廳堂置於中央。第三進主結構與一、二進相同,為承重牆構造。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整體建物與環境維護良好,應持續留意日常使用情形與維護,避免過度損壞。 2.請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 使用情形
    鹿港鶴棲別墅現作為工藝展覽館,包含鶴棲別墅王家相關文物展示、工藝家展覽等。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維護及辦理活動,並派駐館員及志工巡視,歷史建築全區範圍開放參觀,除第三進不對外開放。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王OOOOOOOOOO
    建築所有人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鹿港鶴棲別墅第一進實為一門樓式之院門,明間為穿堂,兩側次間各一空間。經過第一進的西式院門,即步入一中式院落空間,院中左右對稱二廂,左廂為廚房空間,門開向第一、第二進方向,面院方向牆面,臺度下為清水磚牆,上為板壁,分三等分,中為一圓窗,面院中花草。第一進門廳之隔斷牆屬「承重牆」之十一架厝,以木牆堵為分界,反映了空間使用區別,為穿斗架構系統,構架上採用板束及以斗承楹之作法。鶴棲別墅廳堂束木遵循泉州派規制,大廳出屐係直接置斗楹接續,可見於雞舌,保留了泉州式樣建築雞舌之置於楹、斗之間,故其木構架保留了泉州匠師的構架特質。第一進門廳入口為木門框,雙開板門,下方有石製的門檻及門臼;兩側窗戶採取內、外雙層,外層為直桿窗,內為上下推窗。地坪一進門廳中間走道鋪設紅磚,兩側與門樓後穿廊空間皆為三合土夯實;第一進前落鋪設花崗岩石板條。 第二進前簷廊以簷柱及格扇分出三開間,兩側為起居室,廳堂置於中央。堂前屋身為出廍起形式,前方兩側廊牆皆有門通左右另兩坎街屋,即屋主王煌原應擁有三坎寬之大厝。簷廊明間與次間中之步通員光下加一穿插枋、與簷柱、金柱框二格扇界分了簷廊,格扇之格心為木組砌毬紋,極為精細,線條優美。明間正立面為三關六扇門,兩側格扇格心為木組砌直櫺,較簷廊格扇樸實素雅。兩側次間正立面也皆為木作,中央為板門,門兩側臺度為板壁,上為木條窗。第二進廳堂空間高聳,脊檁逾4米高,設有燈樑;架構採用板束及以斗承楹作法,隔斷牆屬「承重牆」之十七架厝;明間廳堂以穿斗式屋架及板壁與次間廂房分隔,背屋坡七架檩下有屏壁隔間牆,於背面分隔另一空間。次間兩側廂房於廂房半部有夾層,後方為挑空,夾層以直條板及曲條板為欄杆,憑眺下層。表現了傳統城市中街屋充分利用空間之特色。正廳室內除正立面格扇外,餘三向牆面皆鹿港名書法家鄭鴻猷之字畫。正廳屏壁右側一門扇,後一通廊,可通正廳後方空間、左右兩廂及第二院。第二院一入目,即為一口井。第三進之構造屬「承重牆」之九架厝,建築九架檁為界以牆堵為分界,屋架屬擱檁式構架並支承上方的硬山式厝頂。第二、三進大門亦為雙開板門,窗戶形式同為雙層窗形式,外層為直桿窗,內層左右開窗;二進步口左右兩側設置格扇門,作為區隔,左右次間亦是如此。第二、三進內部與過水廊皆以尺磚鋪設,二進左右兩側為平鋪,其餘空間為人字鋪。 在建築裝飾方面主要裝飾分為彩繪、書法、木雕三部分,彩繪分布在第一進門廳水車堵、第二進廳堂之木隔板及門扇堵板上。第一進門廳大門門楣上有著早期彩繪,落款為己卯年,應為光緒17年(西元1891年),是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作品,為鶴棲別墅年代最早的彩繪。廳堂神桌後方中堂草書「富貴壽考圖」,與兩側對聯「鶴守梅花高品格、棲遲衡宇澹精神」,呼應鶴棲別墅之堂名,為大正3年(西元1914年)鄭鴻猷所寫;另廳堂虎邊「菜根譚」墨跡,亦為鄭鴻猷作品。屋架大樑彩繪為郭新林所繪。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鹿港鎮
    洛津段
    182
    2
    彰化縣
    鹿港鎮
    洛津段
    183
  • 緯度
    24.0549684414475
  • 經度
    120.43397045011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涂金榮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鶴棲別墅調查研究暨修復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13,P.37~P.42。 彰化縣文化局,《歷史建築鹿港鶴棲別墅管理維護計畫》,未出版,2023,P.14。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建築物為鹿港九曲巷內地方富商王煌故居,且為「三泰行」商號的舊址,具歷史文化意義。 2.本建築物為花園洋樓,屬閩洋折衷樣式,第一進為西式半圓柱洋樓形式,第二進為傳統閩式風格的合院住宅,神龕屏壁採全木作板壁,中央施有書法及人物畫,均為鄭鴻猷執筆,而室內屋架大樑彩繪為郭新林所繪。總之,整棟建築具體表現各時期建築技術,符合歷史建築登錄標準,應予登錄保存。
  • 網站名稱
    彰化縣文化局-主題館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下午13時至下午5時,全區範圍開放參觀,第三進不對外開放。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