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1.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2.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萬華區
    北鄰老松國小南校舍、西接康定路、南面廣州街、東至昆明街所圍成之街廓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二字第09931741300號
    2010-03-29 00:00:00.0
    登錄歷史建築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本街區東側於95年修復完工;西側修復工程於98年修復完成,係以原貌保存為原則,並為結構安全考量加設鋼骨結構等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現已開放,可供民眾參觀。
  • 外觀特徵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保存範圍以全區建物保存為原則。
  • 公告建號
    項次
    1


    縣市
    臺北市


  • 使用情形
    配合剝皮寮歷史街區之保存再利用發展,切合教育、文化與保存等使用目的進行再利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臺北市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萬華區
    萬華段二小段
    3
    2
    臺北市
    萬華區
    萬華段二小段
    64
    3
    臺北市
    萬華區
    萬華段二小段
    65
  • 緯度
    25.03688051199976
  • 經度
    121.50222514612412
  • 法令依據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評定基準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2.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 3.本街道房舍目前雖已經過整修,但仍保留舊時代街道紋理,具有歷史、文化及都市史之價值。 4.剝皮寮歷史街區之保存再利用發展,切合教育、文化與保存等使用目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