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雄「何元英祠堂」

何元英祠堂原為何元英及其派下子孫所居住的祖厝而後改建為祠堂,何元英生於1740年(清乾隆5年)9月14日,為何顯瑞第五子,出生於民雄雙援,人稱「雙援五房公」其宅第興建年代推估應於乾隆中後期(1770~1795),主祀十一世祖考寬篤何公神位、十二世來臺始祖顯考顯瑞何公神位、十三世顯考元英何公神位、十三世顯考何祥公神位、十四世顯考例贈儒林郎軍功加三級諡勤烈清溪何公神位、皇清誥贈歲進士顯考剛直何府君神位,暨同祀何家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嘉義縣
    民雄鄉
    嘉義縣民雄鄉平和村28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80104186號
    2009-07-06 13:27:06.0
  • 種類
    種類代碼
    A1


    種類名稱
    祠堂


  • 現狀
    何元英祠堂建築現況保存完整且良好,目前狀況尚可,由於受屋頂漏水等影響,已有少部分汙損與剝落等情形。何元英祠堂除建築本體保存良好及內部文物皆保存完整,是傳統宗祠建築之珍貴實例。
  • 外觀特徵
    何元英祠堂建築為座東南東朝向西北西,建築建築平面上整體為三合院之格局。其規模為三開間之正身與左右各一三開間之護龍,但三者在結構上並無相連;護龍之建造年代晚於正身,護龍應為後來所增建,亦有可能為翻修。正身與左右護龍所包被的內埕前方尚有一外埕,外埕周圍由紅磚牆所包圍,於中軸線上與左右兩側共開三個院門,呈現較為封閉之形式。祠堂周遭現況僅四棟傳統民居,由材料形式研判其興建年代皆晚於祠堂,算是一個非常小型的聚落。正身與左右護龍所包被的內埕前方尚有一外埕,外埕周圍由紅磚牆所包圍採用荷蘭式砌法,牆體厚度為35公分,於中軸線上與左右兩側共開三個院門,呈現較為封閉之形式。何元英祠堂之屋瓦為1961(民國五十年)所做,採用橙色的北方式琉璃瓦,有瓦當和滴水。屋脊則有彩色玻璃剪黏與馬賽克,人物面部則以燒製白瓷繪有各式表情。馬賽克則用於邊框與少量佈景。剪黏在屋脊上之分佈,可以分成五個段落,在主題上是兩邊對稱的:中央部分故事主題可能為「空城記」,左右次間上方由內向外分別是魚躍,與花及鳳凰圖案。另外在兩端燕尾翹脊部分的下方各懸有一獅。門扇部分正身明間採「三關六扇」式,槅扇門之格心皆有「螭虎團爐」之鏤空木雕。頂部縧環板則有四種不同的花草紋樣。在前簷牆檯度的部分以洗石子作框,內側有西式線角,由框所包圍的部分使用「水泥打毛」之技法,中央則鑲有四片日製15cmX15cm的組合圖案彩瓷,週遭再以10片7.5cmX15cm之馬約利卡磁磚環繞作框。何元英祠堂內部之對聯位置包括:步口廊之步口柱與三關六扇之中門、神龕壁之龍虎邊門、與兩側龍邊開口及虎邊開口之架扇均有紅底金自之楷體書寫對聯。
  • 使用情形
    目前作為祭祀使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祭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太子大道158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3625275#313
  •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室內特徵
    何元英宗祠平面格局分明間、左次間及右次間三個空間。磚牆壁面有後、左、右3面牆體,正面牆體左右次間下半部以磚牆構築,上半部則為木構造,內部隔間牆則為穿斗式架扇由木結構與木隔板構築而成。其明間內供有祖宗牌位之神龕,刻載其祖先來自漳洲府和平縣清靈里,前步口廊柱刻有「源遠流長本支百世,蘋馨藻潔俎豆千秋」對聯。穿斗式棟架在柱樑間皆有堵板,僅開一小門,因此正身被明確劃分為三個空間:中央為祭祀之明間,左右各有一廂房(左次間、右次間)。每個位於次間的廂房於正面皆有獨立之出入口明間正立面採三關六扇門,即中央的板門與左右各一對槅扇門。左右次間均有現代化木夾板裝修,右次間並未使用,左次間則有堆置傢俱、書籍、日常用品。 檐口廊之棟架上有著許多木雕手法,包含瓜筒、通㰐、雀替、束㰐、豎材、吊筒等,多以浮雕手法呈現,以及明間的兩對槅扇門,格心皆雕有「螭虎團爐」透雕,頂部縧環板則有四種不同的花草紋樣。最精彩的部分為神龕包括螭龍紋花罩,以及兩旁精緻的透雕堵板,雕有多種草花、花瓶(象徵平安)、如意、芭蕉等。建築木構部分之油漆以紅色為主,包含柱身、斗栱與正廳行方之桁木。壁面部分,邊框以淺藍色為主,堵板部分則有白色與草綠色。裝飾性構件另有綠、黃、藍色點綴。何元英祠堂現存之彩繪基本繼承了自日治時期以來,傳統水墨與西式油彩兩種技法並存的特徵。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緯度
    23.5455499626526
  • 經度
    120.392348838338
  • 法令依據
    一、文化資產保存法 二、《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歷史建築民雄何元英祠堂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
  • 指定(登錄)理由
    該建築為一樓磚牆結構,其正廳內供有祖宗牌位之神龕,刻載其祖先來自漳洲府和平縣清靈里,供案前書有何姓之「廬山衍派」堂號,前步口廊柱刻有「源遠流長本支百世,蘋馨藻潔俎豆千秋」對聯。 建築物結構體及彩繪部分保存狀況良好,何宅之屋架屬於嘉南平原地區民宅常見之穿斗式,採十二架六桂式,具有當時代指標性象徵意義。因此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
  • 開放時間
    需預約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