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臺南市永康區西勢與新化區崙仔頂為橫跨鹽水溪東西兩岸之角頭部落,兩地七個角頭,自古共宗永康西勢廣興宮為信仰公廟,其對民間「孩兒度晬」禮俗表現方式,非常不同於俗,此地歷經代代相傳,自1828年(道光8年)傳承至今,仍保有一個富有濃郁人情味,具深厚地域色彩的「分餅」特殊習俗。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民俗,「肩擔攤籃分貺水餅」活動結合民間信仰與生命禮俗內涵,喜生兒子之人家分送,「福份餅」與「老大餅」儀式獨特且具文化價值,擔餅、分餅延續村落居民互助相愛精神,相較於其他地方度晬禮儀,從水餅製作與攤籃盛裝到分送規矩等行為儀式,完全與眾不同,形成臺南市永康區西勢與新化區崙仔頂橫跨鹽水溪東西兩岸之角頭部落中,具有分享生命希望與凝聚社區共同體的生命禮俗信仰行為儀式,與在地性色彩強烈的民俗活動。 福份餅是分給住在庄內而具有「福份」資格的庄民。所謂「福份」,就是廣興宮登記有案的會員,只有男性沒有女性,每年必須按時向廣興宮繳交「福份錢」。分餅時,一戶中有幾個福份就送幾塊水餅。「老大餅」是送給滿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不必繳交「福份錢」,祝他們延年益壽,永遠健康。 參考資料:《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補助案成果報告書》(2013)、《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補助案成果報告書》(2018)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永康區
    西勢地區的西勢、新庄仔、番薯厝和新化區崙仔頂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80014134號
    2009-01-15 15:21:45.0
    變更/修正
    南市文資字第1130446258B號
    2024-03-28 00:00:00.0
    重新依現行文資法基準公告
  • 級別名稱
    民俗
  • 種類
    種類代碼
    F1


    種類名稱
    風俗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在每年農曆元月20日也就是謝府元帥誕辰以前一年中生兒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水果餅」(俗稱「水餅」),給自己村庄的「福份」庄民品嚐,一起分享添丁的喜氣。添兒孫的人家除了擔水果餅外,還準備著囝仔衫、牲禮、紅龜、大麵、四果等到廣興宮酬神還願。 參考資料:《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補助案成果報告書》(2018)
  •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漢民族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無形文化資產組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主辦單位-地址
    臺南市永康區西勢里西勢路19巷60號
  • 主辦單位-聯絡人
    陳雙
  •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6-7223392
  • 主辦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台南市廣興宮
  • 評定基準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法令依據
    1.<<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款 2.〈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111條、〈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 保存者/保存團體
    財團法人台南市廣興宮
  • 指定(登錄)理由
    1.為地方獨特且具文化價值之民俗活動,延續迄今超過百年,庄民高度認同並長期自主參與。 2.民俗起源表現早期農村社會對於「添丁」之重視。參與庄頭橫跨永康、新化兩行政區,亦能表現該區域以廣興宮為祭祀中心之歷史。 3.迄今仍維持於農曆正月20日舉辦,且保留擲頭家、福份會、貺水餅等傳統形式。
  • 代表圖像來源
    趙守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