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日商中野宅

淡水地區於雍正、乾隆年間陸續開放作為與中國通商貿易之港口,漢人聚落逐漸成形,咸豐八年(1858年),清朝政府簽訂天津條約之後,開放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西方國家的商船開始頻繁進出淡水,清末,外國人的活動區域主要集中於臨近清朝官衙及海關碼頭的「烽火街」地區,形成了獨立的政經及宗教生活區。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本政府領臺之後,總督府重新整理及劃定原本清末外國人居留地的範圍,並使外國商行及商業貿易漸漸被日籍商業會社所取代,而洋人碼頭、洋行、住宅等設施集中的「烽火街」地區也成為日本政府官方設施及高級官員住宅區。日本商人中野金太郎即於此背景來到淡水,先在龍目井開設了「川口屋」經營旅館業,後期轉而經營石油販賣及運送業,並於大正五年(1916年)遷入「烽火一四番地」(即古蹟現址)居住。 戰後,中野一家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遷出,「烽火十四番地」成為公有土地,由國民政府接收,後來管理者為淡水區公所;建築物則分配做為海軍宿舍使用,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中野宅被指定為古蹟後,現已無人居住。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淡水區
    中正路20巷1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府文資字第0970006255號
    2008-07-07 11:45:18.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日商中野宅現狀立面二樓以下幾乎被植物覆蓋住,外牆粉刷層有劣化、龜裂、剝落等現象,屋頂及部分雨庇亦有漏水及發霉的痕跡。後期改修之構造物破壞原建築外牆,而各向開口部的門窗有部分保存下來,一樓外牆開口則多已改為鋁門窗。 室內多數空間有加建、重新裝修之情形,二樓廊道上方漏水,造成天花及牆面發霉及破損,地下一層牆面粉刷層剝落。
  • 外觀特徵
    日商中野宅為單棟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的建築,主體建築呈長約14.6米、寬約6.5米之長方形平面。屋簷及樓層分界處有水平的多層次線腳飾帶,西向立面一樓的窗戶上方,以磚塊砌出五層「几」字型線腳及圓弧飾條;東向立面的一樓部分為後期所增建,立面上亦以水平線腳分割樓層,一樓窗戶上方有模仿西向立面的線形磚砌裝飾;南向立面二樓開口為三扇細長木窗及一扇通往戶外的木門,窗戶外並加裝鐵製弧形欄杆裝飾。西向玄關入口、南向陽台及東向窗戶上方皆有伸出矩形的雨庇,後多加貼面磚,僅有東向立面上二樓窗戶的雨庇尚維持原樣。 外牆粉刷的部分多為磚造牆體外塗原色水泥砂漿之方式;西向二樓的外牆粉刷層為黃色洗石子材質,北向立面僅剩建築的東北角仍為日治時期原有構造,延續南向及東向立面之屋簷線腳與女兒牆,二樓立面上有大範圍的印花痕跡,並延伸至東向立面上。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議進行修復設計時,應該先對於整體建築結構(包含地下室)作強度檢測 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補強設計;並以原有工法進行施作,以保存原有裝修質感。另外,因應日後新的空間機能而有配置設備管線之需求,如給排水、冷氣空調、網路等,建議修復前先考慮管線路的整體配置計畫,避免對於建築結構及原貌修復造成負面的影響。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使用情形
    建物於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指定為古蹟後,無人使用至今。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新北市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室內自西邊的玄關進入,樓梯前應為原本的「廣間」,進入玄關後左側房間面積較大,約有十一帖,通往樓梯旁另一房間面積較小,僅約四帖,鄰接廊道及廚房等空間無對外窗,兩空間天花為「竿緣天井」構造,應為「和室」。 二樓樓梯開口的西側正對日式房間「出書院」構造,東側自樓梯至 南側形成L型廊道,可通往三個不同空間,分別為中央、西側及戰後於東側增建的空間;增建空間與梯間之間有約一米左右的高差,以「障子」門作為隔間。南側廊道盡頭為通往西側房間的門扇。 位於二樓中央的房間為日式風格的房間,房間的西南角與「障子」、 「襖」相鄰的構造為「平書院」,位於房間東北角面對梯間的構造為「出書院」;西側的房間室內南向及西向的室外開窗皆為上下推拉窗,門扇為單開式木門,門框有線腳裝飾。天花構造為「漆喰塗上天井」。 屋架應為為傳統日式住宅「和小屋」形式,有形似「小屋束」(屋架支柱)及「柱」的垂直構件,也有形似「軒桁」、「挾樑」及「母屋」(桁條)之水平構件。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新北市
    淡水區
    中正段
    627
  • 緯度
    25.1729095281349
  • 經度
    121.43674345551
  •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2、3、4、5款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309d22c4-c758-4707-87d2-7194fe795d0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3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4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6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7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8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淡水日商中野宅-10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建物座落地點為日洋混合區,在現今淡水地區能見到洋樓完整保存已屬少見下,此建築尤其應保存下來,作為淡水洋樓區發展歷史見證之價值。 二、此建築物外觀為西洋式建築,內部則多屬和式,係『和洋混合式』頗具特色。 三、從位置上來看,本建築位於烽火段之前段,可供淡水地理、道路變遷之地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