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新化郡公會堂

公會堂是日治時期供公共集會的主要場所。清領時期,臺灣的公共建設並不發達,民眾遇有婚喪喜慶、宴客集會等事宜,多半以廟宇、廟埕或是私人宅邸為場所,缺乏公眾集會之專屬建築。 日治時期,隨著統治者的更迭,各種新式社交活動逐步引進臺灣,但缺乏合適場地進行會議或表演場所,建立一個公共集會宴客的專屬建築物實有必要,在此情形下,臺灣各地的公會堂陸續興建啟用,其中亦有新統治者以新的公共集會場建築取代原有公共集會場之意圖,初期催生者也以日人為主。 公會堂的主要機能為提供公眾集會場所,除必備的聚會空間外,有的公會堂尚有公共圖書館、食堂(餐廳)、表演廳、娛樂室、體育設施等,成為市、街、庄內居民的休閒健身、吸收新知及聯絡感情的重要場所。 根據《臺南州社會事業要覽》及《臺南州厚生事業要覽》記載,新化公會堂完工於1937年(昭和十二年)2月16日,其經營主體為新化郡。若從臺南州下各公會堂之興建時間看來,其為臺南州各公會堂最後興建者,只是從上述資料中,均未見各年度的使用情形。 臺南市文化局勘查,屋頂主樑仍高掛建屋時的「棟扎」,上有「四柱尊奉祭祀神代永盛棟」字樣,故推測建於1936年(昭和十一年)。不過,根據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新化公會堂則於1927年(昭和二年)就有記載。最早一次的使用記錄為新化郡役所於1927年(昭和二年)11月6日召集轄下各街庄長,於公會堂召開街庄事務磋商會。根據新化康文榮先生提供的照片,新化公會堂確有兩代,第一代公會堂位於第一代街役場二樓,但空間不敷使用,因此在梁道捐地新建第二代街役場後,另覓土地建造第二代公會堂,此即今日留存之公會堂。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新化區
    新化區護國里6鄰中山路134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70127951號
    2008-06-10 14:57:52.0
  •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公會堂


  • 外觀特徵
    新化公會堂興建於1936年(昭和十一年),主體結構因應防震機制為R.C加強磚造,主屋架為鋼構造混合木構造。 山牆立面中央開一圓窗,窗外設有十字形欄杆,在正立面車寄上方除設置了五個長型窗戶,細部裝飾應為磁磚拼貼,上半部飾面為溝面磚拼組而成的幾何式樣,下半部飾面推測應為洗石子。依新化公會堂建造年代推測應為「筋面磁磚」,屬折衷樣式「淺色面磚」。 外牆以平整優良的清水磚塊疊砌。砌法為一層全順砌,另一層則為全丁砌,型式為「英式砌法」。南北側上半部飾面為漆喰壁下半部臺基飾面洗石子,側牆開口部為三樘木作雙開門附有上部翻窗;三扇左右推拉窗上部附有翻窗,下方亦設有翻窗。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新化公會堂調查研究及修復設計(2014)、歷史建築原新化郡公會堂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18)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無。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臺南市政府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新化公會堂的桁架形式有兩種,一為跨距較大之鋼桁架系統,統採 cambered fink 型式,但在中間多了一根垂直構件;另為舞台上方之木桁架系統,為真束小屋型式。 天花板為階梯形式,共有三層,兩側往中間漸高。依據現場調查之殘蹟,並未發現明顯的增改建殘蹟,因此推測舊有之樣貌應為與現況相同之型式。 公會堂內之舞臺為建築本體中最為考究之處,地坪部分以「束建床」高架木地板提高高度,藉以區分空間的等級差異。舞臺邊框飾以幾何形式飾帶,中央以一蛋型勳章飾作為裝飾的主角,兩側皆有菱格紋鏤空窗,舞臺階梯以磨石子書捲型式收尾。 大堂兩側各有六支完整圓柱及二支半柱,柱頭飾以芼莨葉,整支柱身分為兩部分,上半部為漆喰壁塗;下半身採不同配比之磨石子,另在上方有柱頭型式的特殊泥塑匠藝。 門窗部分皆為木製,集會空間對外窗戶,上部及下部通氣窗為翻窗,中間則為左右推拉窗。 參考資料:歷史建築新化公會堂調查研究及修復設計(2014)、歷史建築原新化郡公會堂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2018)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南市
    新化區
    新平段
    727地號
  • 緯度
    23.0379543622543
  • 經度
    120.310446991786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3、4條。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歷史建築新化公會堂調查研究及修復設計(2014)
  • 指定(登錄)理由
    1.公會堂乃於日治時期所建之公共建設,對新化有其歷史文化意義。 2.為30年代公共建築,具有建築技術史研究上之價值。 3.本建築為日治時期郡級公會堂,與州級公會堂同為日治時期社教制度研究上不可或缺之證物。
  • 網站名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 開放時間
    請洽新化區公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