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帶刻辭鹿頭骨

為1931年殷墟第4次發掘所得。大量的殷商甲骨文字,多刻在龜的腹甲、少數背甲,和牛的肩胛骨上,但此件刻在鹿頭骨的上額部份,是今日所知甲骨文字中最特殊的一件,刻辭殘存15個字分3行,屬於商王「帝辛」時期,內容大意為,商王征伐東方的「人方」這個國家的那一年,戊戌的那一天,他在「蒿」這個地方打獵,並祭祀祖父「文武丁」。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南港區
  • 數量
    1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資籌二字第0972102147號
    2008-04-02 00:00:00.0
  • 級別名稱
    國寶
  • 種類
    種類代碼
    G3


    種類名稱
    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


    種類子類別代碼
    G3.8


    總類子類別名稱
    古代文字、各族群語言紀錄


  • 年代
  • 作者
    不詳
  • 材質
    鹿頭骨
  • 尺寸
    長22.7公分,寬20.2公分
  • 保存環境
    庫房或展覽空間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評定基準
    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具有特殊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品質精良且數量特別稀少/具有特殊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保管單位
    保管單位名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古物所在地
    所在地名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保存空間地址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保存空間屬性
    研究設施


    保存空間文資身分
    無文資身分


  • 法令依據
    <<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項第1、3、5、6款
  • 備註
    相關研究資料: 1.董作賓著《中國考古報告集2‧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圖版)》,1948年。 2.張秉權著《中國考古報告集2‧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考釋》,1992年3月。
  • 古物出處/出處或來源
    發掘
  • 出處或來源說明
    1931年殷墟第4次發掘;小屯E010坑
  • 指定(登錄)理由
    「帶刻辭鹿頭骨」為1931年於殷墟第4次發掘所得。大量的殷商甲骨文字,多刻在龜的腹甲(少數為背甲)和牛的肩胛骨上,但此件刻在鹿頭骨的上額部份,是今日所知甲骨文字中最特殊的一件。刻辭殘存15個字,分3行,屬於商王「帝辛」時期,內容大意為商王征伐東方的「人方」這個國家的那一年,還師時在戊戌的那一天,在「蒿」這個地方打獵後,以獵獲物祭祀祖父「文武丁」。本件「帶刻辭鹿頭骨」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且數量特別稀少,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四條第一、三、五、六款,指定為國寶。
  • 代表圖像來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典藏或財產編號
    R041038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