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正紀念堂

本基地歷經清代、日治及民國50年代相近用途與相關舊地名旭町、營邊段…等均顯示為軍事設施,迄今整體範圍均仍維持當時相同規模;爾後中正紀念堂之建立,地名再改為中正段範圍仍未改變,到現在亦有一定歷史意義。先總統蔣公於中華民國64年4月5日逝世,行政院接受各界建議與治喪大員會議之決議,決定在臺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建築形式及結構均未見於其他建築物,兩廳院部份建成後即為藝文活動重鎮,廣場部分多年來為重要集會或民主運動抗議表達場所,從學運到燈會以及選舉造勢晚會等等,與民眾集體記憶及認同意義深遠。庭園迴廊部分與主建物基地實為一體,是臺北市重要開放空間及綠地;故全區具文化性紀念園區之價值,已成為市民休閒、藝術及公民歷史事件之共同活動與記憶。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北市
    中正區
    包括一級古蹟臺北府城門-東門,中山南路(信義路口至愛國西路口),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愛國東路圍合之中正紀念堂全區。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北市文化二字第09730121300號
    2008-03-17 00:00:00.0
    登錄文化景觀
  •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建築所有人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建築所有人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評定基準
    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1
    2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6
    3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7
    4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8
    5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8-2
    6
    臺北市
    中正區
    中正段三小段
    109
  • 緯度
    25.0421915
  • 經度
    121.5085708
  • 法令依據
    符合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1、2、3款。
  •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基地歷經清代、日治及民國50年代相近用途與相關舊地名旭町、營邊段...等均顯示為軍事設施,迄今整體範圍均仍維持當時相同規模;爾後中正紀念堂之建立,地名再改為中正段範圍仍未改變,到現在亦有一定歷史意義。 2.中正紀念堂建築形式及結構均未見於其他建築物,兩廳院部份建成後即為藝文活動重鎮,廣場部分多年來為重要集會或民主運動抗議表達場所,從學運到燈會以及選舉造勢晚會等等,與民眾集體記憶及認同意義深遠。庭園迴廊部分與主建物基地實為一體,是台北市重要開放空間及綠地;故全區具文化性紀念園區之價值,已成為市民休閒、藝術及公民歷史事件之共同活動與記憶。
  • 代表圖像來源
    臺北市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