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公篤行十村

篤行十村眷舍的現址,在西城門外一帶,清朝初期是媽宮西南部居民的墳場及垃圾場,更西側海崖建有兵舍和砲台,並沒有百姓居住。日治初期,明治29(1896)年澎湖設立「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砲兵大隊的宿舍,大多以民有地或民家充用。明治44(1911)年遷移俗稱為「馬路西」的官有地上的墳墓,供陸軍省興建澎湖島重砲兵大隊的將校宿舍。在明治36(1903)年,媽宮被指定為台灣的兩處要塞之一,因而在清朝時期的練兵場興建營舍,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同時興建有眷宿舍,目前的新復里復國路1至19號一帶是「澎湖島要塞司令部」軍官、下士官、軍屬的宿舍及馬廄,新復里新復路是重砲兵大隊經理部、兵役課、主計部尉官以上軍官宿舍,新復里新復路一巷是陸軍糧食運輸部的下士官宿舍,新復路二巷是重砲兵大隊本部的下士官宿舍。民國34(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翌年政府完成接收後,利用日軍的原有營舍成立「馬公要塞司令部」;民國38(1949)年,大陸撤退後來澎軍人更多,這些官舍由軍方接收做為軍眷的宿舍,因為人多屋少,常常一棟房舍進住2、3戶人家,各住戶又因為人口增加而加蓋一些違章的房間,以致形成有如大雜院的景象。民國48(1949)年,縣政府將陸軍眷舍拆除,改建為公共汽車管理處的新場站(修理站及總站),當時被拆屋的軍眷,在民國49(1950)年,將原本日治時期房舍的樑柱,移到篤行十村現址,改建成新復路二巷2、4、6、8、10、12、14號共七戶房舍。民國51(1962)年,在媽祖宮後的軍眷被拆除,遷移到新復路二巷16、18、20、22號。民國53(1964)年,在媽祖宮西側的軍眷因為佔用廟地而被拆除,遷移到新復路二巷16-1、16-2號。民國96(2007)年全體住戶遷至龍行新城。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市復興里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09637001133號
    2007-11-21 09:17:10.0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現狀
    眷戶已遷移,目前縣府規畫修復開放中。 (1)民國96年:澎湖縣眷村文化潛力普查,澎湖縣文化局委託調查 (2)民國96年:「馬公篤行十村日式宿舍群」調查研究與活化再利用規劃計畫(台灣田野工廠有限公司) (3)民國97年:「澎湖縣歷史建築馬公篤行十村細部調查研究、測繪暨修復規劃計畫」(樹德科技大學) (4)民國98年:「澎湖縣歷史建築篤行十村設置眷村文化園區評估計畫」(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5)民國98-102年:澎湖縣歷史建築「馬公市篤行十村」示範修復工程計畫(規劃設計:吳享隆建築師事務所;施工:東久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監造: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 (6)民國102年:澎湖縣歷史建築篤行十村(時光迴廊等9戶)修復工程規劃設計案(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 (7)民國103年:澎湖縣歷史建築篤行十村(新復路5號)因應計畫(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
  • 外觀特徵
    1.日式宿舍群的型態主要為獨棟建築及双併建築;官舍類型的分配係依據官階高低有一定規制。臨新復路者多為獨棟建築,沿復國路者則兼有之。 2.日式宿舍群的構造多為基礎抬高之木造雨淋板建築,屋頂鋪設日式煉瓦,室內以真壁(編竹夾泥牆)或拉門隔間。 3.民國49年後建造者其牆體部分,運用當地石材組成;屋頂鋪設水泥瓦。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眷村範圍內之眷舍、媽宮城、順承門、原種植之植物(榕樹等)、篤行幼稚園、防空洞、洞庭地下總機、軍眷服務中心(現馬房)、單身退員宿舍、空軍防砲班設施、居民生活故事設施或名人住所等等。
  • 使用情形
    1、澎湖縣政府旅遊處96-98年修復新復路一巷5、5-1號眷舍作為潘安邦紀念館、新復路二巷16、18、20 、22號眷舍作為張雨生故事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修復新復路5號眷舍作為資訊服務站。 2、澎湖縣政府旅遊處將99-100年修復新復路一巷2、4、4-1、6、 6-1號暨新復路二巷1、1-1、2、3、3- 1、3-2、4、6、8、10、 12、 14、16-1、16-2號等眷舍,於民國105年委由沐聯構海灣建設開發股份 有限公司整建營運。 3、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於106年辦理篤行十村時光迴廊9戶修復工程,完工後眷舍於110年11月陸續以公開 招標方式委託經營,徵選優質廠商進駐,經營項目以文化創意產業暨其相關推廣活動為核心,新復路 一巷 1、3號 委外開立沿菊書店並於111年4月3日開幕營運、新復路12號眷舍開立閑畫家常畫室,111 年7月正式營運、新復路10號眷舍開立白煙囪茶居,111年7月正式營運,新復路8號眷舍,開立新復里 工作室,111年10正式營運、新復 路6號眷舍,開立1889學苑,111年12月正式營運,新復路4 號眷 舍,開立藏雲藝術,112年3月正式營運、新復路2號眷舍 開立天人菊小築 春分咖啡館,112年1月正式 營運,以上皆營運中;另復國 路1號作為建築工法展示館。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139
  •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室內特徵
    1.日式宿舍其空間由玄關、座敷(客廳)、居間、緣側(室外廊道)組成,並設有台所(廚房)、浴室、便所、押入(儲藏空間)等服務性空間。(請敘述該造物內部空間格局及陳設等) 2.民國49年後建造的房舍其空間包括客廳、房間、廚房。
  • 是否收費
  • 是否開放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52-18
    2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53
    3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63
    4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63-1
    5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52-7
    6
    澎湖縣
    馬公市
    馬公段
    2652-8
  • 緯度
    23.563858
  • 經度
    119.56098
  • 法令依據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澎湖縣眷村文化潛力普查期末報告》,澎湖縣文化局,2007
  • 指定(登錄)理由
    篤行十村具有日式及二戰後的特殊歷史特色,保存完整,其價值除建築本體外,聚落紋理及周圍環境更為其重點所在,目前澎湖只剩該處日式宿舍群,宜積極保留以留下歷史文物。
  • 開放時間
    資訊服務站 週四至週一 09:00-12:00 14:00-17:00 週二、週三及國定假日休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